乳腺癌为何在上海、北京、广州等大城市增速惊人?据中国癌症研究基金会公布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现在上海每300名女性中,就有1名乳腺癌患者,为全国之冠!
省中医院乳腺科李琳博士介绍说,是现代生活方式,改变了人体内的激素水平,导致了乳腺癌发病风险的增加。所以有专家说,乳腺癌是“典型的生活方式病”。
和欧美比,我国乳腺癌患者还呈现年轻化的特点,这让乳腺癌显得更加凶险,因此,乳房检查的起始时间,应相应地提前到20岁左右。
A。未育者风险高出30%
一位34岁的女士,是一家公关公司的部门经理。为了自身发展,已婚的她成了“丁克一族”,她说:“如果我要孩子,就会耽误工作。而且干我们这一行的,如果生了孩子,身材走样,等于自毁前程。”李琳博士介绍说,女性“不生育”,是患乳腺癌的三大高危因素之一。调查显示,从未生育的妇女患乳腺癌的危险性,比已生育的要高出30%。
乳腺的生理变化,和子宫一样,受内分泌激素的调解。目前医学已证实,女性卵巢分泌的孕激素和雌激素,其比例一旦失衡,雌激素分泌量过多,乳腺导管上皮细胞就会在雌激素的刺激下,由正常发育―良性增生―异常增生,进而转为癌变。
正常的乳腺,需要孕激素/雌激素周期性的作用,但是只有经过一次正常的分娩和哺乳后,这种周期性的作用,才可能被启动,因为平时,卵巢分泌的孕激素很少,只有在人怀孕时,才会大量分泌。
孕激素是雌激素的死对头,雌激素可使乳腺组织增生,孕激素正相反,可起到抑制雌激素和保护乳房的作用。
研究还显示,女性第一次足月的妊娠,可以导致乳腺上皮发生一系列变化,而趋于成熟,使得上皮细胞具有更强的抗基因突变能力。
B。哺乳减少四成发病率
李琳博士告诉记者,很多女性生孩子后“不哺乳”,也是患乳腺癌的三大高危因素之一。
乳腺最基本的功能是哺乳,女性在月经初潮2-3年后,乳房内腺体开始充分地发育,只有经过1次或多次妊娠哺乳后,大量的腺体才能充分地退化,退化的越多,增生的可能性越小,当然也就远离乳腺癌了。
再则,母乳喂养时,伴随婴儿吸吮而产生的催乳素,能促进子宫收缩,降低雌激素水平,进而减少乳腺癌的发生几率。
母乳喂养时间的长短,也关系着乳腺癌发病率的高低。哺乳时间短,或只用一侧乳房哺乳,都可能诱发乳腺癌;如果哺乳期延长6个月,可降低患乳腺癌风险6%-6。3%。但也并非越长越好,哺乳最佳时间为8个月-1年。研究发现,足月的哺乳,至少能减少四成乳腺癌的发病率。
123下一页>>(责任编辑:jbw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