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胃病

服阿司匹林先除“幽门螺杆菌”

2016-06-06 A +

小剂量阿司匹林(75~150mg)被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病的一、二级预防,具有抗血小板聚积和抗血栓形成作用,对降低冠心病急性事件和脑卒中的发病率和致死率具有积极效应。

一般情况下,小剂量服用阿司匹林,尤其是肠溶阿司匹林,可大大降低阿司匹林的消化道副作用,将胃黏膜损伤、糜烂和溃疡的危害减小到最低程度。然而,我们应当看到,在中老年人中幽门螺杆菌(HP)感染率相当高,大约70%的中老年人HP呈现阳性检测结果。

不少专家认为,如果患者有HP感染的话,即便是小剂量服用肠溶阿司匹林,在长期服用的过程中仍然会引起较高的胃黏膜损伤、糜烂和溃疡的发生率。

根据国内的有关资料显示,长期服药者中大约25%会出现胃黏膜糜烂,若合并有HP感染,则可高达75%。有关报道指出,未经HP根除治疗的患者在服药后一年内发生胃溃疡的比率达26%,而先进行了HP检测和根除治疗的患者,服药后一年内仅有3%发生胃溃疡。

尽管目前仍然存在着与上述研究和报道不同的结果和看法,但大多数专家和学者的建议为:患者在长期服用阿司匹林防治心脑血管病或关节疾病之前,最好进行HP检测。

若为阳性者则有必要先进行HP根除治疗,而后再服用阿司匹林,以减少服药所致胃黏膜损伤、糜烂和溃疡的发生。

(责任编辑:jbwq)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