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脾脏
常中等度肿大,由于门静脉压增高后,脾脏慢性淤血,脾索纤维组织增生所致。镜检可见脾窦扩张,窦内的网状细胞增生和吞噬细胞现象。脾髓增生。脾动脉扩张、卷曲,有时可发生粥样化。脾静脉曲张,失去弹性,常合并静脉内膜炎。
(二)胆囊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时,因低蛋白血症,胆囊静脉压力增高,血液回流受阻以及肝脏代谢功能降低,电解质失衡,而引起胆囊壁水肿,并有高达79.7%的患者并发胆结石。
(三)胃肠道
由于门静脉高压,食管、胃底和直肠黏膜常因瘀血水肿而增厚,有时伴有慢性炎症。本病合并消化性溃疡者并不少见。
(四)肾脏
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常可引起膜性、膜增殖性和系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及肾小球硬化,门静脉高压的产生和腹水形成,肾皮质血管特别是肾小球人球动脉出现痉挛性收缩,初期可仅有血流量的减少而无显著的病理改变,但病变持续发展则可导致肾小管变性、坏死。持续的低血钾和肝功能失代偿时,胆红素在肾小管沉积,胆栓形成,也可引起肾小管变性、坏死,并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
(五)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轻度弥漫性萎缩,广泛缺血坏死;脑组织呈海绵样变化或局灶性软化、空泡化,脑皮质、基底神经节可见异形星形胶质细胞,在海绵样变病灶的周边广泛出现巨大胶质细胞。脊髓锥体囊脱髓鞘,可有神经轴索变性、消失,神经纤维减少,神经胶质填充。肌纤维可有萎缩、消失,有坏死区,其间有膜样小体,肌膜核内移,有卫星细胞,少数淋巴细胞浸润,偶见浆细胞。
(六)内分泌腺
睾丸、卵巢、肾上腺皮质、甲状腺等常有萎缩及退行性变
(责任编辑:jbw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