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正文

何为抗-HCV?检查抗-HCV有何意义

2016-06-06 A +

抗-HCV就是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用于流行病学调查、临床丙型肝炎病人的筛查和诊断的检测项目。至今为止检测抗-HCV的方法不断改进。随着方法的改进,敏感性和特异性逐渐提高。根据试剂中抗原组成成分的不同,目前已经研制出三代的检测试剂。第一代酶联免疫(EIA)检测方法首先建立了丙型肝炎的筛查和诊断方法,但其敏感性和特异性较差。1992年发明了第二代EIA的检测方法,在试剂中增加了HCV的多肽片段,其灵敏度和特异性均有了明显提高,在高危人群检出丙型肝炎并经分子生物学检测证实其敏感性约95%。第三代试剂进一步提高了敏感性至97%,同时缩短了检出时间。

目前多数人认为,第一代方法仅用于筛查,临床确诊需做进一步检查(即补充试验,如HCVRNA的检测等)。经。干扰素治疗的丙型肝炎病人,可用第一代方法检出抗-HCV。进一步表明抗-HCV既不是中和抗体,亦不属于保护性抗体。他既可以反映HCV的现症感染,也可能是感染后痊愈以前感染的情况。对抗-HCV阳性结果的解释和评估要结合检测时所采用的方法、必要的补充实验、临床特点等综合进行,尽可能防止片面性。

(责任编辑:jbwq)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