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白内障

并发性白内障的诊断依据是什么

2016-05-25 A +

在治疗并发性白内障疾病之前,首先需要进行正确的诊断,其诊断的依据主要包括:1、很多全身性的疾病以及眼部疾病都会引起并发性白内障,因此患者常有相应的全身性疾病或眼病史。2.视力下降。3.晶体混浊:由眼球后节病变所致者,一般先出现于后囊,呈金黄色蜂窝样锅底状混浊,以后向中心及四周发展,后囊下皮质出现菊花状混浊,并有较多的空泡变性,分布不均匀,最后逐渐扩展至全皮质层;由眼球前节疾病引起者,混浊开始于前皮质,向后扩展至核及后皮质,以致全皮质混浊。4.眼电生理检查[视网膜电图(ERG)、眼电图(EOG)、视诱发反应(VER)]异常者,显示眼底或视路有损害。

除此之外,在诊断并发性白内障时,一般患者还需要接受超声检查,这种检查方法可以排除晶体后组织异常。

上面专家介绍了并发性白内障的诊断依据,如果确诊患上了并发性白内障,那么患者必须马上接受正确的治疗,这样才可以使病情得到良好的控制,避免它继续发展而出现失明的状况。

(责任编辑:jbwq)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