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又叫“暴发火眼”,是一种急性眼部传染疾患。根据不同的致病原因,可分为细菌性和病毒性结膜炎两类。二者临床症状相似,但流行程度和危害性以病毒。该病全年均可发生,以春夏季节较为多见,治愈后免疫力低,可重复感染,而且流行快。
那么如何科学地预防结膜炎呢?如今的环境污染比较大,各种病原微生物广泛存在,结膜又直接与外界接触,所以病原微生物常可通过手、物、水等媒介的直接接触传播,引起结膜炎。预防“红眼病”和预防其他传染病一样,必须抓住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两个环节。具体措施如下:定期对生活的环境消毒。准备充足的杀毒、消毒药品以及相应的器具、设备,以便对生活环境的消、杀、灭工作开展。重点对厨房、洗澡房、花园等容易滋生细菌病毒的场所进行杀毒处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由于结膜炎病人眼分泌物中含有大量病毒、细菌,在日常生活中,通过手或物均可传染,因此平时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注意不用脏手揉眼睛,勤剪指甲,饭前便后洗手。万一接触到沾有病菌的物品应用肥皂洗手。适当与患者保持距离。预防该病主要是控制传染源,隔离病人,患者所用毛巾、手帕、脸盆、眼镜等须经常消毒,并分开摆放。当出现患病后,与之接触人员可适当使用消炎眼药水进行预防。规范对患病者的管控。发现该病应及时向主管卫生、防疫部门报告,立即就医治疗,并采取适当的隔离措施,避免扩大传播。病人洗漱用品严格隔离使用,每日煮沸消毒或用开水浇烫;其他物品,用75%酒精擦拭消毒或煮沸消毒。治疗过程中,注意观察病情,防止眼部并发症发生。(责任编辑:jbw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