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占胃肠道恶性肿瘤的第二位。转移途径主要为局部区域淋巴结和血行转移。远处转移以肝转移最常见。
【诊断要点】1、常见症状大便带血、粘液便,大便次数增多、里急后重和肛门下坠是最常见的临床症状,易误诊为痔疮,但症状多为持续进行性加重。2、临床检查肛查可发现部分低位直肠癌,对怀疑为直肠癌的病人均应做肛查,对于直肠中上段病变者应做直肠或结肠镜检查。3、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和CEA。4、影象学检查钡灌肠有重要诊断意义,腹盆腔CT可了解原发肿瘤侵犯的范围,淋巴结转移情况及肝转移情况。直肠内B超或盆腔MRI对分期有指导意义。5、病理检查内窥镜下做肿瘤活检,明确病理诊断,并了解肿瘤分化程度。【治疗】(一)手术治疗1、T1无淋巴结和远处转移、高分化腺癌,可做局部肿瘤切除术。2、根治性手术适合于T2-3病人,T3病人可考虑术前放疗后手术。3、局部晚期直肠癌(T4)应先做放疗,可同时合并化疗,然后做手术,部分病人在放化疗后有手术切除的机会。(二)放射治疗放射治疗同时应用5-氟尿嘧啶能够明显提高直肠癌根治术后的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因此,直肠癌根治术后放疗同时合并化疗已成为标准治疗手段。建议在根治术后放射治疗中同时应用5-氟尿嘧啶连续静脉滴注或口服5-氟尿嘧啶类拟物。建议对局部晚期直肠癌在放射治疗同时使用5-氟尿嘧啶及其类似物以提高疗效。(三)化疗肿瘤侵透肌层达浆膜外或直肠旁组织、有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时,需考虑化疗。【护理】1、观察血常规,每周一次,白细胞降低时,应用升血药物。2、保持会阴部清洁和卫生。(责任编辑:jbw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