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的孩子情绪紧张或焦虑时频繁扮“鬼脸”,眨眼、挤眉、吸鼻、噘嘴、张口、伸舌、点头等,不要以为这是孩子故意调皮捣蛋,这可能是一种无法自我控制的疾病抽动症。据了解,大多数抽动症起病在两岁以后,学龄前和学龄期儿童为发病高峰人群。大约有90%在10岁前起病,以5-9岁比较为多见,其中男孩明显多于女孩。
有些家长经常会发现孩子表现得很淘气、爱说、爱动、爱闹,甚至爱打架骂人,有些家长就会说,这是孩子聪明的表现。现代较新医学证明,孩子的各种表现,只要是理智的,听话的,就都是健康正常的,若表现得过分,不能听话,无法控制自己时,这样的淘气的孩子不但不是聪明的表现,而是一种病态,甚至是低智,痴呆的临床表现,也称脑功能失调,多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上课不专心听讲,学习困难,作业潦草;活动过度,动作过多,不能静坐,经常摆弄各种物品;情绪不稳,冲动任性,性情急燥,易激怒,做事常不顾后果和危险;这是多动症的临床表现。
儿童抽动症的危害以及影响是非常大的
1、引发学习困难。经常不自主地抽动和发声,容易使孩子注意力分散,眼睛很难盯在书本上,日久则影响记忆力,造成学习落后,成绩下降。
2、个性发展问题。4~12周岁是儿童自我意识形成,从自然人向社会人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来自外界的积极或消极的评价,会对儿童自我意识和个性形成产生重要影响。如果在这一阶段经常受到家长责骂、老师批评、同学嘲笑,会对儿童心身发展产生巨大伤害。而儿童期形成的个性心理特征和个性倾向,是一个人个性的核心成分,会影响人的一生。
3、社会退缩和社交障碍。随年龄的增长,儿童的社会交往和人际交往范围逐渐扩大,会产生一些高级的情感体验,如荣誉感、责任感等。如果患儿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特别是抽动得不到控制,会严重影响他与同学、同伴的交往,产生自卑感、社会退缩、行为不成熟、社交障碍、口吃以及品行纪律问题,严重影响他们的社会交往和人际关系。
【本文由北京金童中医医院供稿】
(责任编辑:jbw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