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患上小儿抽动症后,不着急进行治疗,认为孩子以后会慢慢的恢复健康,其实这种想法十分的错误,因为抽动症会给孩子带来多种不同方面的影响,让孩子不能健康的成长!
抽动症有哪些症状表现?
1、单纯抽动:如孩子无意识、不可控制地频繁眨眼、挤眉、咧嘴、噘嘴、翻眼、咬唇、咬舌、吐舌、蹙额、噘嘴、毗牙、缩鼻、鼻翼煽动、张口、嘴角抽动等症状表现。
2、头颈部抽动:主要表现为摇头、伸脖、点头、仰头、引颈、挺脖子等症状表现。
3、上肢抽动:表现为不自主动作,影响部位及持续时间因人而异,较多见的是一种突然、短暂、重复、刻板的一群肌肉或数群肌肉的小抽动,表现为耸肩、挺胸、搓手指、握拳、甩手、举臂、扭臂、转动躯体、甩动手臂等运动性抽动。
4、下肢抽动:主要表现则是抖腿、踮脚、戳动作、脚踢、下蹲,走路呈现异常。同时也伴有喉部肌肉抽动,吭声以及吼叫声。下肢抽动表现为多样性,可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外一种形式,下肢抽动的频率和强度有递增趋势。
5、躯干部抽动:多表现为挺胸、扭腰、身体扭转、腹肌抽动,一般不容易被家长发现。
6、单纯发音抽动:实际上是累及呼吸肌、咽肌、喉肌、口腔肌、和鼻肌的抽动,当这些部位的肌肉收缩抽动时就会发出声音,简单的如“喔、噢、啊”等,也可表现为清嗓、咳嗽、吸鼻、吐痰、犬吠、鸡鸣音等症状表现;复杂发声性抽动由有意义的单词、词组或句子组成,表现为与环境不符的不由自主地重复无意义的词句或无缘无故地骂人
7、复杂运动抽动者:指头面部、颈肩、躯干及四肢肌肉不自主、突发、快速收缩运动,表现出来就是眨眼、蹙额、厥嘴、缩鼻、伸舌、张口、摇头、点头、伸脖、耸肩、挺胸等动作。
父母就是很大部分的原因!
虽然儿童抽动症的具体病因现在还不明确,但可以肯定的是,精神因素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尤其是对短暂性抽动障碍而言。许多孩子就是因为受到精神刺激,如受到老师和家长的批评辱骂、学习成绩下降、功课太多等发病的,几乎所有患有抽动症的孩子,一有精神压力,症状便会加重。
许多家长在孩子发作时候紧张烦躁的神情,肯定也会影响到孩子,使之更加紧张,更频繁地出现抽动。
那么,如何治疗抽动症的孩子?父母同样是主力。
在出现抽动障碍的孩子中,大多都只是暂时的,就是说持续时间不会超过一年。这样的孩子并不需要过分的药物干预,但需配合心理治疗,而在这个过程,需要做得最多的就是家长。
孩子出现抽动症状时,对他不要批评指责,也不要时时刻刻提醒或制止他,记着,给的压力越大,孩子的症状越重。父母应该合理安排孩子的学习和活动,通过转移注意力来减轻他的症状。
许多孩子因为抽动症,无法集中注意力,学习往往会出现退步,家长可以请求老师配合,给他提供一个比较宽松的环境。
【本文由北京金童中医医院供稿】
(责任编辑:jbw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