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动症主要表现为多部位的、不自主的、突发的肌肉抽动,通常头面部肌肉先累及,表现为点头、眨眼、撅嘴、喷鼻、耸肩;逐渐发展至四肢和躯干,可出现一侧投掷运动、转圈、踢腿等。因此当孩子频繁眨眼,家长要警惕抽动症作怪!
抽动症有哪些症状表现?
一、快速、短暂:抽动症的症状主要表现为身体各部位的不自主的运动,其突出表现就是频繁出现,即快速出现,如频繁眨眼,正常情况下,平均每分钟人眨眼的次数约为15-20次左右,但是如果孩子出现频繁眨眼的情况,家长就要引起重视,警惕抽动症。
二、突然:抽动症的发病不限时间、不限地点,除了在睡觉的时候症状会消失,其他的任何时间段或者场合,都有可能发病,其发病原因有很多,或者是因为紧张,或者是因为心理受了某些刺激。
三、不自主:抽动症发病的时候,患者是有意识的,且患者越想控制发病,就越控制不了,所以当患者出现症状的时候,不能过分严厉的批评,也不可关注,较好是淡然处之,漠不关心,让患者不能有任何的压力。
四、随意:抽动症的发病过程是一个慢性过程,如果不及时干预,症状就会出现多样化,常发生于身体的同一部位,但是随着时间的过去,抽筋的现象可能从一部份消逝而在另一个部位又冒出来。
有关资料显示,抽动症多发于学龄期的儿童,患病率约万分之四。但是医生介绍,受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近来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
但让医生着急的是,由于孩子的异常表现常常得不到家长的足够重视,很多孩子在发病早期未能及时到医院治疗,导致不良影响加重。
有专家介绍,在小儿多动症门诊,有时会遇到这样的孩子,他们不停地眨眼、努嘴,或者不断地发出清喉声,常被家长误为咳嗽,吃过许多止咳药水和抗菌素并无见效。
“这些孩子由于怪动作太多,易被人们误解为‘多动症’,常受到老师或家长的斥责和同学们的讥笑。这些怪异的行为严重地影响了儿童的学习生活及身心发育。有的渐渐丧失了对学习的兴趣。其实,这些孩子并非就是我们日常所说的多动症,而是另外一种心理障碍性疾病,在医学上称之为‘抽动障碍’,简称‘抽动症’。”
医生说,抽动症患儿会出现各种障碍,如动作不协调,缺乏自控能力,注意力不集中,胡言乱语等。
实在的提醒———“如果孩子经常莫名咳嗽,说脏话,最好请医生看看”
抽动症目前虽然归类为心理疾病范畴,但肯定有生理的基础,但确切的发病机理目前还不清楚。一般认为与遗传、生化代谢异常及脑损害有关。因此一旦发现孩子有抽动障碍,应该积极治疗。
现在很多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家长们都忙于给孩子创造好的生活条件,而忽略了与孩子的沟通,导致孩子们长期沉溺电子游戏和网络冲浪,不知不觉也就加重了小儿抽动症的发病几率,在这里提醒各位家长,多腾出些时间陪陪孩子,平日要多观察孩子,免得孩子已经出现了小儿抽动症的症状还浑然不知,千金难买健康。
【本文由北京金童中医医院供稿】
(责任编辑:jbw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