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俗称“血癌”,是一类造血干细胞克隆性恶性程度极高的血液疾病.其自然病程只有3个月。近年来,可以用化疗、放疗等手段遏止病变的白细胞,延长病人的生命;但是这种方法的副作用大,而且给家庭、社会造成了沉重的负担。国际上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将骨髓移植运用于白血病的治疗上,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世纪80年代起,干细胞移植术在临床应用中获得了成功,而且还可以治疗其他血液病,是目前世界上先进的根治白血病的医疗手段。在恶性肿瘤的死亡率中,白血病居第六位(男)和第八位(女),35岁以下成人和儿童居第一位.在我国,急性>慢性,男>女,其中急非淋最多,其次急淋,慢粒,慢淋少见.成人: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最多.儿童:急淋较多见,慢粒,慢淋随年龄增长而增多根据流行病学的统计,白血病的发病率不到十万分之三,全国每年新增四万名白血病患者,其主要发病年龄在30岁以下,儿童占50%以上,其中大多数需做移植手术。我国从20世纪60年代起就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在同胞间寻找供髓者的可能性很小,只能依靠非血缘关系的捐献者提供骨髓。虽然无关人群中配对相符率甚至只有四百分之一至一万分之一,但是它毕竟走出了家庭的小圈子,只要有足够的捐献者,还是能为大多数病人提供治愈机会的。
护理措施
1、病情观察
观察病人有无体温升高,血压下降,脉搏细速弱,尿量减少等败血症表现;有无皮肤黏膜出血加重及头痛,意识障碍,瞳孔不等大等颅内出血表现;化疗后注意观察有无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等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表现.
2、生活护理
(1)休息:休息可减少病人体力消耗,也可防止外伤及出血等意外发生.
(2)饮食护理: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清淡易消化饮食以补充机体的热量消耗,保证每天充足的饮水量.
(3)清洁护理:保证病室空气新鲜,定时空气和地面消毒,如病房紫外线消毒一日两次.避免或减少探视.保持口腔及皮肤清洁卫生,预防感染.于进餐前后,睡前晨起用生理盐水或朵贝尔液漱口,睡前晨起应用软毛刷刷牙;定期洗澡更衣,勤剪指甲;女性病人应注意会阴部清洁,经期应增加清洗次数;保持大便通畅,便后坐浴,预防肛周感染.
3、用药的护理
(1)应用化疗药物一般需新鲜配制后,在半小时内用完,以免影响疗效.
(2)保护血管.由于化疗药物刺激性强,疗程长,所以要由远端至近端有次序的选择和保留静脉,每次更换注射部位.静脉穿刺应一针见血,穿刺时不扎止血带,不拍打静脉,不挤压皮肤,以避免皮下出血.
(3)防止药物外渗,减轻局部刺激.不宜选择最细静脉穿刺,静脉滴注速度宜缓慢,防止药物外渗.如有外渗,应立即停止滴注,并回抽3—6ml血液,以吸除部分药液,然后拔出针头更换注射部位.外渗局部冷敷后再用25%硫酸镁湿敷,亦可用0.5%普鲁卡因局部封闭.
推荐阅读:<<<急性白血病多发病急骤
(责任编辑:jbw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