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高血压

妊娠高血压疾病的护理知识

2016-05-12 求医网 A +

妊娠高血压疾病的护理知识

疾病介绍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我国发病率9.4%~10.4%。多数病例在妊娠期出现一过性高血压、蛋白尿及水肿症状,分娩后即随之消失,严重时出现抽搐、昏迷、甚至母儿死亡。严重影响母儿健康,是孕产妇和围生儿病率及死亡率的主要原因。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基本病理生理变化是全身小血管痉挛,全身各系统各脏器灌流减少,对母儿造成危害。

妊娠期高血压孕妇的护理知识

治疗原则:妊娠期高血压门诊治疗,加强产前检查,控制病情发展,以休息、饮食调节为主,必要时可予镇静剂苯巴比妥或地西泮等。子痫前期、子痫需住院治疗,治疗原则为解痉、镇静、降压、合理扩容、必要时利尿,适时终止妊娠,以防并发症的发症的发生,子痫前期积极治疗24~48小时无明显好转应及时终止妊娠。子痫患者应迅速控制抽搐,防止受伤,减少刺激,严密监护,抽搐控制2小时终止妊娠。

>>>>推荐阅读:解析妊娠期高血压如何防治

护理评估

(一)高危因素与病因

1.高危因素初产妇、孕妇年龄过小或大于35岁、多胎肥胖。慢性肾炎、慢性高血压营养不良的孕妇或有妊娠期血压疾病家族史者。

2.病因异常字样层细胞侵入子宫肌层;免疫机制;血管内皮细胞受损;遗传因素;营养缺乏;胰岛素抵抗。

(二)身心状况

1.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分类及临床表现

⑴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首次出现BP≥140/90mmHg,并于产后12周恢复正常;尿蛋白(一);患者可伴有上腹部不适或血小板减少。产后方可确诊。

(责任编辑:jbwq)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