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胃炎

急性胃炎的中医辩证用药施治原则

2016-05-12 求医网 A +

急性胃炎作为临床治疗中的常见性疾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是非常高的,但是却很少受到患者的重视,导致该病快速发展。急性胃炎的危害有多大?如果患者不及时到正规医院检查治疗,只会加重病情,增加了诱发胃癌的机率。中医通常根据患者病因将其分为胃热炽盛型、食滞胃脘型、暑湿犯胃型、肝郁气滞型、寒邪犯胃型,进行辩证施治。

急性胃炎的中医辩证施治原则

1、胃热炽盛型

主症:胃脘疼痛,胀满,痛处灼热感,口干而苦,恶心呕吐,吐出物为胃内容物,有酸臭味或苦味,饮食喜冷恶热,大便干结,尿黄,舌质红,苔黄厚或黄腻,脉弦滑。

治则:清热止痛,降逆通便。

方药:大黄黄连泻心汤:大黄、黄连、黄芩。

2、食滞胃脘型

主症:胃脘胀满,疼痛拒按,或呕吐酸腐及不消化食物,吐后痛减,食后加重,嗳气(嗳气【译】:指气从胃中上逆。胃出而作声,多见于饱食之后。主要是脾胃不和,胃气上逆所致。)反酸,大便不爽,舌质淡红,苔厚腻,脉滑实。

治则:消食导滞,和胃降逆。

方药:保和丸加减:神曲、山楂、莱菔子、陈皮、茯苓、连翘、半夏。

3、暑湿犯胃型

主症:胃脘痞满,胀闷不舒,按之腹软而痛,纳差食减,口干而腻,头身沉重,肢软乏力,小便黄热,大便滞而不爽,或兼见发热恶寒,舌质红,苔白黄而腻,脉濡细或濡数。

治则:解暑和胃,化湿止痛。

方药:藿香正气散加减:藿香、半夏、大腹皮、紫苏、半夏、白芷、陈皮、茯苓、白术、厚朴、生姜、大枣。

4、肝郁气滞型

主症:胃脘胀满,攻撑作痛,痛及两胁,情志不畅时更甚,或呕吐吞酸,嗳气频作,饮食减少,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

治则:疏肝理气,和胃止痛。

方药:四逆散合小半夏汤加减:醋柴胡、炒白芍、炒枳壳、生甘草、姜半夏、鲜生姜、元胡、炒川楝子。

5、寒邪犯胃型

主症:胃痛卒发,痛无休止,得温则减,遇寒加重,多有受凉或饮食生冷病史,或伴见呕吐清水,畏寒怕冷,手足不温,喜食热饮,口淡不渴,舌苔薄白或白腻,脉沉迟。

治则:温中散寒,和胃止痛。

方药:良附丸合桂枝汤加减:高良姜、香附、桂枝、炒白芍、炙甘草、姜半夏、荜茇、生姜。

温馨提示:在急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由于患者病因多样,因此会对心、肾以及肺器官具有重要的影响,如果引发并发症则会导致这些器官衰竭,因此必须对急性胃炎患者予以临床护理。根据其临床病症对患者药物进行进行适当增减,从而提高患者康复率。

【参考文献:《胃病验案良方》《中医胃病良方》《胃养护与胃病防治》】

(责任编辑:jbwq)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