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哮喘

儿童性哮喘怎么治疗

2016-05-12 求医网 A +

一、哮喘长期控制的标准:

(1)最少或没有症状,包括夜间症状;(2)最少的哮喘发作;(3)肺功能正常或接近正常;(4)体力活动和运动不受限;(5)最低限度地使用缓解药物;(6)不因哮喘而急诊;(7)极少甚至没有药物不良反应。

二、哮喘治疗的目标:

(1)有效控制急性发作症状,并维持最轻的症状,甚至无症状;(2)防止症状加重或反复;(3)尽可能将肺功能维持在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4)防止发生不可逆的气流受限;(5)保持正常活动(包括运动)能力;(6)避免药物的不良反应;(7)防止因哮喘死亡。

三、治疗原则:

抗变态反应性炎症治疗应越早越好。要坚持长期、持续、规范、个体化治疗原则,治疗包括:(1)发作期快速缓解症状:抗炎、平喘;(2)缓解期防止症状加重或反复:抗炎、降低气道高反应性、防止气道重塑、避免触发因素、做好自我管理。

四、长期规范化治疗方案

儿童哮喘根据年龄有两种方案:

根据哮喘的严重程度决定开始剂量,如治疗初期选择较大剂量吸入型糖皮质激素时,应在2~3个月的时间较快减量到能控制哮喘发作的本级别中最适有效剂量。在各级治疗中,每1~3个月审核一次治疗方案,一旦症状得到控制应巩固至少3-6个月,然后降级治疗,直至确定维持哮喘控制的最小剂量。如果哮喘没有得到控制,要立即升级治疗,但首先要检查患儿吸药技术、遵循用药方案的情况(避免变应原和其它促发因素)等,此即哮喘的阶梯式治疗方案。

五、临床缓解期的处理

为了巩固疗效,维持患儿病情长期稳定,提高其生活质量,应加强临床缓解期的处理。

1、鼓励患儿坚持每日定时测量PEF、监测病情变化、记录哮喘日记。

2、注意有无哮喘发作先兆,如咳嗽、气促、胸闷等,一旦出现应及时用药以减轻哮喘发作症状。

3、病情缓解后应继续吸入最低的有效维持量的糖皮质激素,轻度哮喘需要至少6个月,中重度哮喘需要1~3年或更长。

4、根据患儿具体情况,包括了解诱因和以往发作规律,与患儿及家长共同研究,提出并采取一切必要的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包括避免接触过敏原(变应原)、防止哮喘发作、保持病情长期控制和稳定。

[吸入方法]

是目前哮喘治疗的最好方法,吸入的药物可以较高浓度直接到达病变部位,因此起效迅速,见因所用药物剂量较小,即使有极少量药物进入血液循环,也可在肝脏迅速灭活,全身不良反应极轻,故应大力提倡。吸入方法因年龄而异,医护人员应训练指导患儿正确掌握吸入技术,以确保疗效。

4岁以下:采用有活瓣的带面罩的储雾罐(spacer)吸入压力定量气雾剂(pMDl),或用气流量≥6L/min的氧气或压缩空气(空气压缩泵)作动力,通过雾化器吸入溶液,不宜用超声雾化。

4-6岁:除应用雾化溶液吸入外,可采用有活瓣的储雾罐辅助吸入pMDI,部分患儿可用干粉吸入器。

6岁以上:可应用涡流式吸入器(tuberhaler)、准纳器(diskus)及旋转式吸入器(spinhaler)吸入干粉剂。有的患儿虽然已能使用pMDI,但常有技术错误,应用pMDI时指导正确的吸入方法十分重要;也可用有活瓣的储雾罐吸入DMDI。

(责任编辑:jbwq)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