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子痫

子痫的预防及护理方法

2016-05-12 求医网 A +

应当鼓励孕妇正常摄入盐份,多饮水,卧床休息。静脉输入硫酸镁,降低血压。静脉输液和硫酸镁可缓解症状。约有1/4的子痫发生在分娩后,多发生在产后2~4天内。先兆子痫和子痫的治疗可以用少量镇静剂控制血压。建议在分娩后的几个月,每两周进行一次检查。

一、预防方法

1、多发生于初产妇、双胎、羊水过多等。

2、先兆子痫大多在子眩、子肿(血压高、水肿、蛋白尿)的基础上出现头晕头痛,视物不清,烦躁不安、胸闷呕恶等自觉症状。

3、先兆子痫未能控制,可随时发生子痫,出现全身肌肉强烈抽动等症,严重者抽搐后一直陷入昏迷状态,或抽搐反复发作。

二、护理方法

《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二:“体虚受风,而伤太阳之经,停滞经络,后复遇寒湿相搏,发则口噤背强,名之为痉。妊娠而发者,名子痫。”亦名子冒、子晕、妊娠痉、妊娠风痉、风痉、妊娠痫症、儿晕、儿风、儿痉、胎风。症见妊娠期突然昏仆,四肢抽搐,双目直视,牙关紧闭,口吐白沫,面色青紫等,少时自醒,醒后又复发的病症,此又称子痫发作。

而在发作之前,每见剧烈头痛、眩晕,视物模糊、恶心、四肢震颤、下肢浮肿等,为子痫先兆,应预防子痫发生。此症多由平素肝肾阴虚,孕后聚血养胎,阴血益虚,阴虚阳亢,导致肝风内扰,虚火上炎,引动心火,风火相扇所致。治宜平肝潜阳,滋阴清热。方用羚羊角散,或天麻钩藤汤。若痰涎壅盛,喉中痰鸣,目吊口噤者,治宜清热涤痰,上方加竹沥、胆南星;若抽搐不止,昏不识人者,配合针灸急救,抽搐不止,针曲池、承山、太冲;昏不识人,针人中、内关、百会、风池、涌泉;牙关紧闭,针下关、颊车。

妊娠晚期或临产时或新产后,眩晕头痛,突然昏不知人,两目上视,手足抽搐,全身强直、少顷即醒,醒后复发,甚至昏迷不醒者;称为“子痫”,又称“妊娠痫证”。本病是由先兆子痫症状和体征加剧发展而来的。子痫可发生于妊娠期、分娩期或产后24小时内,被分别称为产前子痫、产时子痛和产后子痫,是产科四大死亡原因之一。

(责任编辑:jbwq)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