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的发生,细菌毒力大小是外在因素,全身状况或局部骨骼抵抗力是内在因素,长骨干骺端有很多终末小动脉,细菌易于繁殖,有的细菌如葡萄球菌常聚集成团,在细小动脉内形成栓塞,使血管末端阻塞,导致局部组织坏死,利于细菌生长和感染的发生。因此,患者在接受正常的治疗外还需在日常的生活中进行合理的饮食搭配,早日恢复健康。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患者宜食:
尽量选择适合病人口味的食物,小儿多食酸奶。鼓励少食多餐,注意食物色、香味。向病人及其家属推荐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多饮水。并且遵医嘱使用支持疗法:少量多次输新鲜血、氨基酸、白蛋白等。
1、荔枝:荔枝具有消肿止痛的作用,可以对疼痛患者的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有利于患者的恢复。
2、白萝卜:白萝卜属于膳食纤维类食物,还具有清热解毒利尿等作用,可以促进肠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对身体的恢复有帮助。
3、牛奶:牛奶富含优质蛋白质和人体必需的多种矿物质元素,增强人体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有利于患者的恢复。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患者忌食:
1、米糕:米糕属于比较难消化的食物,容易导致肠道胀满,不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不利于患者恢复。
2、烤鸡:烤鸡属于容易上火的食物,容易导致患者滋养炎症细菌,不利于患者身体的恢复。
3、黄豆:黄豆是具有产气作用的食物,容易产气导致肠道蠕动减慢,影响对营养物质的吸收,不利于患者恢复。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的术后护理:
1、观察生命体征:小儿手术时大多数采取全麻,待返回病区后,一般采取去枕仰卧位,头偏向一侧,以防呕吐物误吸,保持呼吸道通畅。测生命体征每30分种一次,直到全麻清醒。
2、术后给予易消化、富营养的食物:因制动卧床活动少,易引起便秘,多给予粗纤维食物,多饮水,多吃水果蔬菜,防止便秘。
3、患肢用石膏托固定:有利于减轻疼痛,防止骨折,但触到骨突部位,若疼痛明显,表明有石膏压迫现象,需及时处理。并保持床铺整洁干燥,注意按摩受压部位皮肤,防止褥疮发生。观察肢体远端血液循环,注意皮肤色泽、温度、感觉、疼痛及肿胀等情况。
4、骨髓腔摆入两根硅胶管持续冲洗和引流渗液:可用生理盐水内加庆大霉素冲洗骨髓腔,24小时冲洗液应均匀滴入,注入液量和流出液量要详细记录,若差额数大时,可能有输出管堵塞,应用生理盐水冲洗使之通畅。观察引流量、气味、颜色的变化,每日更换无菌引流瓶。并观察患肢伤口敷料外观是否清洁。拔管指征:①引流液清亮;②肢体肿胀消退;③患儿体温正常时根据患儿全身情况可以拔管。
5、功能锻炼:早期进行伤止肢肌肉舒缩活动,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粘连,晚期除继续作肌肉舒缩运动外,活动范围可扩展到各大关节为主的全面功能锻炼。
(责任编辑:jbw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