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花斑癣

花斑癣用药原则和治疗分析

2016-04-06 求医网 A +

花斑癣是由一种嗜脂酵母一圆形或卵圆形糠秕孢子菌所致的皮肤浅表慢性真菌感染,其皮损特征为点状或小片状淡褐色或灰白色鳞屑性斑疹。

1.夏季发病,冬季隐匿;

2.好发于胸背、腋下、面颈等汗腺丰富部位;

3.皮损为点状或小片状的淡褐色、灰白色细鳞屑斑。

花斑癣用药原则

诊断依据

1.冬隐夏发。

2.好发于胸背等处。

3.典型皮损表现。

4.鳞屑直接镜检可见短杆状菌丝和圆形孢子。

5.滤过紫外线灯检查为黄褐色荧光。

治疗原则

1.外用抗真菌制剂。

2.必要时内服系统抗真菌药。

用药原则

1.皮损面积较局限者以外用疗法为主。

2.皮损广泛而顽固者可考虑内服系统抗真菌药。

治疗

局部使用角质剥脱剂或其他抗真菌制剂,如复方雷琐辛搽剂或咪康唑霜等。或用20%~40%硫代硫酸钠搽剂,每天2次,连续2周。

大面积花斑癣宜口服酮康唑,每天200mg顿服,连服10天。氟康唑每天50mg顿服,连续10天。伊曲康唑每天200mg顿服,连服5~7天。

治疗后遗留的色素减退恢复至正常肤色较慢,照射紫外线可加速恢复。

花斑癣易复发或再感染。皮肤应经常保持清洁干燥。患者使用过的内衣裤、汗衫、被单、枕套等应煮沸消毒,或用甲醛(福尔马林)熏蒸。

(责任编辑:jbwq)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