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黄褐斑

黄褐斑的食疗方法(三)

2016-04-06 求医网 A +

黄褐斑的食疗方法(三)

一、诊断

㈠中医诊断:

1、面部皮损物黑斑,平于皮肤,色如尘垢,淡黑或淡褐,无痛痒。

黄褐斑的食疗方法

2、常发生在额、眉、颊、鼻、背后、唇等颜面部。

3、多见于女子,起病有慢性过程。>>>>推荐阅读:中医如何治疗黄褐斑

4、组织病理检查表皮中色素过度沉着,真皮中嗜黑细胞也有较多的色素,可在血管和毛囊周围,有少数淋巴细胞浸润。

㈡西医诊断:

1、面部淡黑色至深黑色,界限清楚地斑化,通常对称分布,无炎症表现及鳞屑。

2、无明显自觉症状。

3、女性多发,主要发生在青春期后。

4、病性可有季节性

5、去除其他病症(如颧部褐青色痣,Riehl呈病变及色素性光化性扁平癣,雀斑,咖啡斑,Albrifhe综合征;炎症后色素沉着;色痣;太田痣等)引起的色素沉着。

㈢症候诊断:

1、肝郁血瘀证:面部请褐色斑片,或浅或深,边界清楚,对称分布两颧周围,胁胀胸痞,性情急躁,易怒,女子月经先后不定期或经前斑色加浑。乳房作胀疼痛,舌象:舌质红或紫斑,脉弦。

2、脾虚湿蕴证:面部黄褐色斑片如尘土或灰褐色,边界不清,分布于鼻翼,前额及口周,神疲纳少,膀胱胀闷,或月经量少,带下清稀,舌象:舌质淡微胖,苔薄微腻,脉滑细。

(责任编辑:jbwq)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