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乙肝

各种预防乙肝的传播的措施

2016-04-06 求医网 A +

预防乙肝的措施

(1)传染源的管理

急性乙型肝炎病人及乙型肝炎病毒慢性携带者为传染源。我国半数人群己受染,慢性携带者众多,给管理传染源带来了极大困难。只有针对性地对服务、饮食等行业人员查体,发现传染源,调离其工作岗位。献血员通过体检发现携带者禁止献血。

(2)切断传播途径:

防止医源性传播,减少输血性传染,献血员每次献血前均应用敏感的方法,进行乙型肝炎病毒检测,医疗器械应严格消毒.注射时应使用一次性注射器,针灸针一用—消毒。阻断母婴传播,新生儿实施乙型肝炎疫苗接种。重视性传播,配偶间传播的预防性指导。尽管经胃肠传播尚未得到确证,但胃肠道损害即可引起感染已被证实,故对胃肠道传染也应以给予重视

预防乙肝的传播>>>推荐阅读:如何打乙肝疫苗

(3)保护易感人群:

被动免疫。人血免疫球蛋白对乙型肝炎的预防无效早已被证实。必须使用乙型肝炎特异性免疫球蛋白,适时使用可有效地防止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预防乙肝母婴传播

(1)接种乙肝疫苗:基因重组乙肝疫苗每次10微克,于上臂三角肌处注射。我国已经将儿童乙肝疫苗接种作为计划免疫项目。婴儿接种是在出生后6小时内肌内注射1支乙肝免疫球蛋白,生后半个月再注射1次,然后按第1、2、7个月免疫程序接种乙肝疫苗。成人使用标准的0、1、6个月3针乙肝疫苗的免疫程序接种(即注射第1针后的第1个月和第6个月再分别注射接种1次),4~5年后应加强接种1次,健康成人的表面抗体形成可在95%以上,婴儿为80%。

(2)阻断母婴传播:对于HbsAg阳性或HbsAg、HbeAg双阳性母亲的婴儿应在出生后及时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接种乙型肝炎疫苗,以阻断乙肝传播。乙型肝炎血源疫苗或基因工程乙肝疫苗主要用于阻断母婴传播和新生儿预防,与乙型肝炎特异免疫球蛋白联合使用可提高保护率。亦可用于高危人群中易感者的预防。

(责任编辑:jbwq)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