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调控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饮食误区不排除,就不能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而通常“糖友”在主食方面存在的误区是最多的。其实主食不等于“糖”,不必“谈糖色变”,糖有单糖、多糖之分,“好糖”、“坏糖”之分,糖尿病朋友应该擦亮眼睛,分清“敌我”,敢吃主食,会吃主食。针对种种误区,李群主任提出了一系列建议和意见。误区一:不敢吃主食。很多“糖友”发现患有糖尿病后很恐慌,认为主食中含糖量高,不敢吃主食,或者主食吃得很少,只吃蔬菜、肉类、豆制品和坚果。其实,国内外众多的反面案例和临床经验证明,这种不吃或少吃主食的饮食结构,会导致碳水化合物摄入不足,脂肪、蛋白质摄入过量,体内物质代谢紊乱,结果不仅血糖控制不好,忽高忽低不稳定,还使血压、血脂增高,肝、肾负担加重,导致冠心病、坏疽、肾衰、双目失明等并发症几倍甚至数十倍的增加。糖尿病患者饮食中主食不是可有可无,而是一定要有的,而且要作为全天能量的主要来源。主食中富含的碳水化合物对人体健康是“有功之臣”。误区二:只吃粗粮,不吃细粮。粗粮里面含有一些膳食纤维和维生素、无机盐等营养素,有利于降糖降脂,很多“糖友”因此只吃粗杂粮,不敢吃细粮,任何食物吃多了都有利有弊,粗杂粮相对含嘌呤量高,长期过多摄入,既影响胃肠道消化和吸收功能,又会引起体内嘌呤代谢异常,引起高尿酸血症或痛风的发生,还可能导致微量营养素吸收障碍,造成营养不良。误区三:早餐只吃主食。糖尿病饮食中早餐是很关键的一餐,但大多数中国人的饮食习惯是早餐只吃主食,不吃副食和蔬菜。这样的习惯其实不科学,对“糖友”来说不利于增加饱腹感,也不利于控制餐后血糖。主食的品种不要单一,要多元化。除了杂粮、细粮,还可以用土豆、芋头、藕、胡萝卜、山药等根茎类、薯类,红豆、绿豆、干扁豆、干豇豆等干豆类和百合、莲子等都作为交换份代替主食。专家强调,水果中含有果糖、有机酸和丰富的维生素、膳食纤维等营养素,不仅有利于身体健康,而且还会带来口味上的满足感,所以糖尿病患者也需要吃水果,一概排斥是不对的,不利于提高生活质量,当然,吃水果需掌握好时机和方法,吃得不恰当确实会影响血糖的控制,甚至会影响甘油三酯。
(责任编辑:jbw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