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抽动症

多发性抽动症的表现类型

2016-04-05 求医网 A +

多发性抽动症,又名抽动—秽语综合征,好发于儿童时期,男孩多于女孩。其临床表现主要为慢性、波动性、多发性的运动肌抽搐,并伴有不自主发声和语言障碍。抽动常表现在头面部,以眨眼、扬眉、舐舌、撅嘴、弄鼻、摇头为多见,躯干及四肢抽动表现为耸肩、抬臂、踢腿、躯干部扭动、腹肌抽动等。异常发声可与运动肌抽搐同时或相继出现,常表现为咳声、鼾声、打嗝、清喉咙、发哼声、喷鼻音等,甚则出现刻板式暴发性秽语、骂人、啐唾沫。

临床应注意与癫痫肌阵挛发作、风湿性舞蹈病相鉴别。肌阵挛发作具反复发作、突然发作、自然缓解等特点,脑电图可见痫性放电。风湿性舞蹈病有肢体不自主动作、情绪改变及风湿热一系列实验室检查的阳性结果。特征包含抽动,为慢性、波动性、多发性的运动肌快速抽动及不自主的发声和语言障碍故名,属中医“筋惕肉瞤”、“瘛疭”、“抽风”、肝风”范畴。

临床上表现为三种类型:

(1)短暂性抽动症。

多发于5—7岁,为简单的运动性抽动,很少有发音抽动,病期在一年以内。抽动首发部位为颜面部,如眨眼、挤眉、缩鼻、努嘴,继之向颈部、躯干、四肢发展,如摇头、斜颈、耸肩、伸屈肢体、弯腰等。少部分可有清嗓子、咳嗽等发音抽动。一般不影响学业和社会活动。

(2)慢性抽动症。

当以上运动抽动或发音抽动变成持久、反复存在,病期超过一年时,即为慢性。

(3)多发性运动—发音抽动症。

又称Tourette氏综合征,表现为运动抽动和发音抽动同时存在,除全身多个部位抽动外,部分思儿可出现模仿言语、模仿行为、强迫行为、猥亵性言语(秽语)、情绪改变,因为行为怪异而令人讨厌或被人嘲笑,严重影响患儿的学习、生活和社会活动。

【本文由北京金童中医医院供稿】

(责任编辑:jbwq)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