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我们生活中很常见的一种疾病,生活中很多人都在受着糖尿病的困扰,很多的食物都不能吃,需要注意的问题也特别多,基本上都不能过上正常人的生活,活的小心翼翼的,尤其是上了年纪的人,那么引起糖尿病的原因是什么呢?
1.遗传因素
1型或2型糖尿病均存在明显的遗传异质性。糖尿病存在家族发病倾向,1/4~1/2患者有糖尿病家族史。临床上至少有60种以上的遗传综合征可伴有糖尿病。1型糖尿病有多个DNA位点参与发病,其中以HLA抗原基因中DQ位点多态性关系最为密切。在2型糖尿病已发现多种明确的基因突变,如胰岛素基因、胰岛素受体基因、葡萄糖激酶基因、线粒体基因等。
2.环境因素
进食过多,体力活动减少导致的肥胖是2型糖尿病最主要的环境因素,使具有2型糖尿病遗传易感性的个体容易发病。1型糖尿病患者存在免疫系统异常,在某些病毒如柯萨奇病毒,风疹病毒,腮腺病毒等感染后导致自身免疫反应,破坏胰岛素β细胞。
3.遗传-环境因素相互作用
遗传和环境因素对某个体1型糖尿病发病的影响程度不一,有关环境因素如何启动胰岛B细胞的自身免疫反应过程仍不完全清楚,一般情况下,人类l型糖尿病需要易感性的遗传背景,即一些环境物质诱发具有遗传易感性个体B细胞发生自身免疫,假说:一旦环境因素对B细胞的损害超过个体遗传决定的B细胞损害的耐受程度,此时便发生1型糖尿病。
环境因素通过释放细胞因子如白介素-1(IL-1)或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特异或非特异性损害B细胞,遗传因素起到允许作用和决定B细胞最初损害自身免疫启动的易感性,罕见的情况是:特异性B细胞毒物质跨过自身免疫导致B细胞大量受损,比较常见的情况是:反复的B细胞损伤在遗传易感的个体中诱发继发性抗B细胞自身免疫;如此自身免疫亦可能在无环境因素的参与下而自发发生,B细胞死亡的最终共同途径可能来自产生的过多氧自由基或NO对B细胞的破坏。
温馨提示:遗传因素引起糖尿病的也占比较大的比重,像胰岛素基因,还有胰岛素受体基因,都是可能导致糖尿病的遗传基因。还有环境因素,进食太多,而运动量又比较小,都是可能引起糖尿病的,前者需要药物的控制,而后者引起的糖尿病可以自己调理。
(责任编辑:jbw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