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糖尿病

什么是糖尿病性胃肠病

2016-04-01 寻医问药 A +

糖尿病性胃肠病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在1型糖尿病患者早期即有合并胃肠道功能紊乱的趋势,而2型糖尿病患者则随着病程的延长,胃肠道症状的发生亦会增高。糖尿病性胃肠病发病率为30%~76%,但出现明显的消化道症状者仅占糖尿病患者的20%~40%。由于以往人们认识不足或受检测方法的限制,大多数患者未得到及时诊治。

主要表现为:

糖尿病性胃肠病常累及消化系统的多个脏器。

大约有76%的患者有胃运动功能障碍,即“糖尿病性胃轻瘫”,其病理生理特点是胃肠张力和收缩力下降,蠕动减慢,排空延迟,患者主要表现为腹胀、上腹不适感、早饱。恶心和呕吐等症状。

糖尿病伴发小肠、结肠和肛门运动功能障碍的患者也十分常见,患者常常表现为慢性便秘、腹泻或大便失禁。腹泻和便秘分别见于22%和60%的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性腹泻常为顽固性、间歇性腹泻,棕黄色水样便,量较多,偶可伴有里急后重。腹泻可发生于任何时间,以夜间及清晨多见,每日少者3~5次,多者可达20~30次。有些患者伴有大便失禁或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间歇期排便可正常。糖尿病性便秘也表现为间歇性。

虽然有些口服降糖药如双胍类(二甲双胍等)、α―糖苷酶抑制剂(拜唐苹、卡博平)也可引起胃肠反应,但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患者常见的胃肠道症状中只有腹泻和便失禁与之有关,其他并非由口服降糖药引起,说明不能用口服降糖药物解释糖尿病患者的胃肠道症状。

来源:39.net

(责任编辑:jbwq)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