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静脉炎

血栓性浅静脉炎如何预防?

2016-03-31 寻医问药 A +

血栓性浅静脉炎是指发生于皮下浅表静脉的静脉壁因不同原因引起的炎性反应,进而血栓形成及管腔粘连闭塞,是临床上的常见疾病。虽然这是一个良性、自限性疾病,但能复发并持续存在。

血栓性浅静脉炎如何预防?

下肢静脉血流缓慢,易产生血栓或炎症,最好选用上肢静脉穿刺输液。每24~48h应更换静脉导管,并且密切观察静脉注射部位有无炎症。避免输入对静脉有刺激性溶液。如输入氨基酸、脂肪乳等高渗溶液时,应与其他液体混合输入,滴速宜慢。

不宜在同一血管、同一部位多次穿刺。穿刺时应严格无菌操作,动作准确、熟练,争取一次穿刺成功,将针头及输液导管固定牢固。对长期卧床者应鼓励其在床上进行下肢活动,并作深呼吸及咳嗽动作,必要时由护士协助患者进行被动运动,以防深部静脉血栓形成。

术后应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避免久坐久立。积极治疗静脉曲张,对小腿静脉血栓形成者应尽早处理,以防血栓向心端延伸或脱落。药物预防:可酌情予肝素等。

(责任编辑:jbwq)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