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是一个很微妙的人生阶段,在这个阶段,很多孩子的心理和生理都会发生变化,稍微不慎,就很容易有心里问题,比如青少年强迫症。那么比起成人强迫症,它又有什么症状呢?
强迫行为的主要表现是无意义的,刻板的,重复的,仪式化的动作,没有期望什么结果。
所谓强迫症,又称为强迫神经症,是一种以强迫观念和强迫动作为特征的神经官能性疾病。强迫观念属于一种情绪障碍,强迫动作则是在这种情绪支配下所表现出来的外显行为。
所有患强迫症的青少年,都有以下两个特点:
(1)清楚知道这些观念和行为完全不必要,但自己无法加以控制。
(2)这些症状苦恼窘迫,求治十分心切,不过与成年强迫症患者相比,青少年患者由这些症状而造成的精神障碍和心理压力一般要轻得多,因而治愈可能性也更大。
那么,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各有哪些表现呢?
强迫观念表现为反复出现各种无意义的观念,思想及冲动。主要表现有以下5类:
(1)强迫性怀疑无根据地怀疑自己有件事未很好完成。譬如,出门后怀疑门窗未锁好,怀疑自己在考卷上没写上姓名,怀疑刚塞入邮筒的信未贴上邮票等等。这种无根据的怀疑反复出现,迫使自己反复去查对,不但浪费时间,而且当有重要事情要做时反而心不在焉了。
(2)强迫性追忆在做某件事需全力以赴完成的任务时,莫名其妙出现对某种往事、某句歌词、某次与某人发生的小争执的反复追忆。明知这种追忆毫无意义而且分散注意力,仍不断萦绕于脑海,而且心理越烦越摆脱不了。
(3)强迫性想象例如某少女一见到陌生男子走近,就会想象对方要和自己谈恋爱,一走过商店,就觉得马上会有售货员冲出来问自己为什么拿东西不给钱。自己也觉得这种想象荒唐可笑,但到此场景仍会出现同样想象。
(4)强迫性忧虑对一些自然或生物界人所共知的现象无目的地穷思,或表现出“杞人忧天”式的愁虑。比如,为什么人有男女之分,为什么1+1等于2,为什么光传播速度比声音快等等。
(5)强迫性对立思维反复出现概念记忆的对立现象。如见路牌上的向东标志会觉得是向西,看到“好”会立即引起“坏”的印象。患者因而经常提心吊胆,怕说错话,做错事。
强迫行为的主要表现是无意义的,刻板的,重复的,仪式化的动作,没有期望什么结果。
(1)强迫洗涤如不管手是否清洁,一接触某样物品后就急于洗手,有时冬天也要一天洗几十次。
(2)强迫计数如走路时计算走的步数,或天天数上学途中看到的电线杆,一旦出错,就会从头来过。
(3)强迫仪式做日常动作刻板、机械重复。比如开门后必先后退两步,再往里走,锁门前必先用手举钥匙在空中比划几下,看到站牌必举手敬礼,如有忽略,必退回敬礼才感到舒服。
青少年强迫症大多源自儿童时期,与自幼养成的个性特征有关。这些特征是:胆小谨慎、少年老成、做事优柔寡断,缺乏丰富的生活情趣,固执,过分追求完美,学习和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一丝不苟,诸事爱钻牛角尖,刻板,不善随机应变,适应陌生环境很慢等。
家庭教育的过分严格、粗暴,学校管理条框边多过细,很少给学留自主自由空间,也是促成和助长青少年强迫症的重要客观因素。
因此家庭和学校是青少年塑造人格的重要场所,在这个青春期,家长和老师都要特别关注自己的孩子是否有青少年强迫症的疑似症状,并做好引导。
(责任编辑:jbw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