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高血压性心脏病需要知道它的症状和病因,这样才好对症预防或对症下药,小编来为您解读高心病的症状。
血压下降6毫米汞柱,脑卒中发病率将减少34%,心肌梗死发病率也有下降的趋势。所以降压的治疗目标是将血压降到最大可能耐受的状况,同时注意心、脑、肾等靶器官的保护。高血压治疗必须终身服药,但是许多患者不能坚持。除观念错误以外,一些药物不良反应大,合并用药时相互作用多及服药方法不便是主要原因。选择安全耐受性好的长效制剂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好方法。
脑猝死就是脑梗塞、脑中风。当脑梗塞遇见一过性高血压便会导致脑血管破裂并发展成脑溢血。不论是脑梗塞、还是脑溢血,其结果均会导致栓塞及破裂部位相关脑组织大量缺血和缺氧。当脑组织长期处于缺氧、缺血状态时,脑组织会因缺血、缺氧而死亡。大量脑组织死亡就是脑猝死,脑猝死的最终结局——脑死亡。脑死亡时医学上即判定为死亡。实验证实:当收缩压〉180mmHg时,大脑小动脉在血流应剪力的冲击下,其血管内皮极易形成纤维生及坏死,同时损伤血管内膜,导致大脑小动脉平滑肌肥厚,并加速甘油三酯、胆固醇等脂质性氧化物之附壁沉积,最终使脑动脉发生广泛性粥样硬化和狭窄。并使硬化和狭窄程度不断加重。当大脑小动脉硬化、狭窄程度≥90%时,随时会发生脑梗死(即脑中风)。脑中风发生后,若短期内脑内高压降不下来,再加之重复性血栓淤积和高血压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最终必然会导致脑出血。脑出血基本上可视为"死亡"。
高血压性心脏病的临床症状比较隐蔽,很难引起患者及医生注意,往往是在检查心脏病发现左心肥大后才引起注意。高血压心脏病患者,若长期不能除去高血压因素,则病情会不断恶化和加重,最终会发展成左心衰竭。出现左心衰竭则预示着高血压性心脏病的晚期阶段,此时患者有明显的自觉症状。如:劳累、进食或过多说话后,有明显心悸、心慌、气短、咳嗽症状,半夜睡眠中因呼吸困难而憋醒;严重时会诱发肺气肿、口唇紫绀;心律失常,心尖部有奔马律,出现这些症状说明高血压性心脏病已到达不可逆之终晚期,随时有死亡危险。
患者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配合医生的治疗,辅助食疗等,相信很快会有效果的。
(责任编辑:jbw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