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肝硬化腹水方法有哪些?很多肝硬化患者会有这样的问题。以下就是关于五种方法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介绍,希望能帮您更好的治疗肝硬化的并发症—腹水。
治疗肝硬化腹水方法有哪些?一、限制钠和水的摄入:采用低盐饮食,肝硬化腹水病人对钠、水常不耐受,摄入1g钠可潴水200ml。因此严格限盐对消腹水有利。每天摄入氯化钠不超过2g为宜。一般腹水病人每天水的摄入应不超过1000ml。稀释性低钠血症者液量更应限制在500ml以内。
二、利尿药:可用各种利尿药。单独使用或联合应用。可根据利尿原理选择2~3种联合药物应用(表1)。
据研究,每天腹膜吸收腹水的量最多为900ml。所以不应急于大量利尿,利尿过多能消除水肿,但易使血容量减低。应用利尿药时,要经常监测电解质的变化。防止低钾等水电酸碱失衡及肝肾综合征的发生。
常用的利尿药有氢氯噻嗪(双氢克尿塞),50~100mg/d;氨苯喋啶100~200mg/d;呋喃苯氨酸(速尿)40~160mg/d,口服或肌注或缓慢静注。也可用利尿酸钠50mg与5%葡萄糖20~40ml静脉滴注。
螺内酯(安体舒通)系抗醛固酮制药,60~100mg/d不引起低钾,是比较合乎生理的利尿药。故有人主张为首选药物。利尿效果不明显时可合用排钾利尿药。
三、输入白蛋白或右旋糖酐、代血浆等纠正有效循环量不足。人血白蛋白每天可用10~20g,用5%葡萄糖稀释后静脉滴注或静脉注入。也可输血浆或全血,可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增加循环血容量,加强利尿作用,减少腹水。但一次用量不宜过大,滴速要慢,因在门静脉压升高的状况下,快速扩容,可引起门静脉压升高而诱发食管曲张静脉破裂出血。
四、放腹水:腹水严重时可适量放腹水;或自身腹水回输。放腹水可减轻腹内压力和门脉压,改善肾血流量,可起利尿作用。但不持久。且易丢失蛋白及电解质,加重低蛋白血症和导致电解质紊乱。对严重病人,还可诱发肝性脑病。已有多种腹水浓缩的方法将自身腹水浓缩后回输。治疗难治性腹水较为有效,但不持久。浓缩腹水回输,可以纠正有效循环血容量的不足及电解质紊乱、补充蛋白质、改善肾血流,恢复对利尿药的作用。病人尿量迅速增加,短期内腹水减少或消失。副作用常见中度发热,肺水肿,消化道出血。个别病例诱发肝性脑病。
禁忌证:近期上消化道出血,严重凝血障碍,感染性腹水或癌性腹水。
五、腹腔-颈内静脉分流术:采用单向阀门的硅胶管(Le-Veen管),一端固定在腹腔内,另端固定在颈内静脉。腹水由导管侧孔吸入后引流入颈内静脉,因导管有单向阀门,故颈内静脉血流不会倒流入腹腔。此法可使腹水消失,尿量增加,全身状况逐步改善。手术较简单易行。副作用可有急性肺水肿,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上消化道出血和全身性感染等症。
肝性脑病、腹腔感染和心肺功能不全时禁忌。
以上就是关于治疗肝硬化腹水方法有哪些的介绍,知道了五种方法治疗肝硬化腹水,相信您可以更好的治疗肝硬化的并发症—腹水。
(责任编辑:jbw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