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是引起腹水的主要疾病,肝硬化患者一旦出现腹水,标志着肝脏的代偿功能已基本丧失,在医学上叫失代偿期(中晚期)。
一般来说,出现腹水的早期,患者仅有轻微的腹胀,很容易误认为是消化不好。因此,慢性肝炎尤其是肝硬化患者如果近期感觉腹胀明显、腰围增大、体重增长、下肢浮肿,应该及时到医院检查。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自身健康越来越重视,在预防外来疾病的同时,不少人担心,父辈的疾病会不会遗传到自己身上。其实,如果认识了肝腹水的“真面目”,自然就有了答案。
腹水在肝硬化主要合并症中是最常见的,其形成因素较复杂,主要是肝硬化导致门静脉压力过高,动脉有效血容量下降,随后激活某些神经体液因素和肾内因素,造成功能性肾脏异常和水钠潴留而造成腹水。
门脉高压是肝硬化腹水形成的主要原因,也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失去代偿能力的重要标志。如果把静脉血比喻成水流,静脉血管比喻成防水大坝,腹水经过治疗后减少,回流到门静脉的血量增加。因此,如果患者将门静脉压力控制下12毫米汞柱以下时,就很少形成腹水。
早期肝硬化腹水经住院治疗,多数低蛋白血症可能纠正,肝脏内循环得以改善。肾滤过率增加,腹水消失。但是,肝硬化腹水的复发率非常高,而且治疗越来越困难。所以,出院以后预防复发至关重要。
(责任编辑:jbw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