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牙龈炎

预防牙龈炎的措施

2016-03-29 寻医问药 A +

当我们出现了牙龈炎的症状之后,会给牙齿健康带来严重的伤害,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影响,这种疾病是多见的,大家需要重视起来,而且在生活中要注意进行牙龈炎疾病的预防工作才行,往下看为大家来介绍一下预防牙龈炎的措施有哪些呢。

预防牙龈炎的措施:

1、定期洗牙。洁牙是一种健康的口腔保健方式,它可以清除牙颈部的结石,使牙颈部保持清洁、光滑,食物残渣不易再附着。并在牙里面涂上碘甘油,引起消炎收敛作用,减少脓性脓性分泌物,缩小龈袋。

2、保持口腔卫生,做到早晚刷牙,饭后漱口。口腔良好的卫生环境可减少牙石的积聚和细菌的繁殖。采用合理的刷牙方法,可减少牙垢和牙石,正确的刷牙方法是:应顺着牙齿长轴方向,上牙向下刷,下牙往上刷,每个牙面都要刷到,这样刷牙不仅能把牙刷干净而且对牙龈起到按摩作用,促进牙龈的血液循环。

3、制定与季节变化适应的作息制度。多漱口,勤刷牙,克服用口呼吸的不良习惯,养成清晨排便习惯。进餐要规律,细嚼慢咽,多食蔬菜,如胡萝卜、菠菜、木耳。适量进食水果,如山楂、苹果。

4、患者如已存在牙龈出血的症状,提倡选用药物牙膏。治疗牙龈炎的有效方法是牙齿洁治(俗称洗牙)。医务人员利用手用洁治器或超声波洁牙机清除龈附近牙面沉积的牙石和菌斑,同时注意磨光牙面,防止菌斑、牙石的再沉积,必要时配合药物治疗。

5、自我诊断牙龈炎的简单方法是观察牙龈的色泽、质地以及有无出血表现;正常牙龈呈粉红色,质地柔韧致密,表面存在点状色彩。如果牙龈呈暗红色,质地柔软肿胀,表面色彩消失,进食、刷牙、触碰时容易出血,此时即可作出牙龈炎的诊断。

牙龈炎的类型:

1、边缘性龈炎:又称单纯性龈炎,病变部位在龈缝的龈缘部和牙间乳头。常见病因有菌斑、牙垢、牙石、食物嵌塞和不合适的假牙等。本病早期尤明显的自觉症状,也无疼痛,但常有牙龈出血;轻者可为刺激性出血,如刷牙、咀嚼、轻微碰撞即有出血;重者可有自发性出血。可见龈缘及结石积聚。压迫牙龈易出血。消除刺激和致病因素,去除牙石后再用药物治疗,否则用药无济于事。常用3%双氧水、1%碘甘油等局部涂抹,或用0.1洗必太液等漱口。

2、肥大性龈炎:又称增生性龈炎,多发生于青少年,多表现在前牙龈组织水肿、变软,呈肥大的慢性炎症。由于牙石、牙垢、食物嵌等局部刺激物,以及咬齿关系不良,如错齿等,都可引起慢性炎症肥大。全身因素多为内分泌紊乱,如妇女青春期、月经期、妊娠期,牙龈可有显著的发炎、肥大。消除病因后,炎症可消失。可除去牙垢、牙结石、纠正口呼吸的习惯。如牙龈肥大,经以上治疗无效,可做牙齿龈切除术。对全身疾病引起的牙龈肥大、发炎,应着重进行全身治疗。本病的预防:注意口腔卫生,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纠正不良的习惯。

上面的知识为大家介绍的就是预防牙龈炎的措施,这种疾病的出现会直接伤害到我们的牙齿健康,希望朋友们可以将牙龈炎重视起来,在自己出现了牙龈炎的症状之后,那么疾病的治疗要及时才行,并且要注意自己的牙齿卫生。

(责任编辑:jbwq)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