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强迫症

早日摆脱强迫症有哪些方法

2016-03-29 寻医问药 A +

强迫症是一种变态的心理疾病,很多人认为强迫症不是病,只不过是要求自己变得更完美,其实不然,在出现强迫症的时候希望患者能有个正确的心态对待,下面教给大家几招,早日摆脱强迫症,拥有健康的生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神经症病人中有这样一种人,在他们的头脑里,不由自主地、反复不断地出现某些念头、幻象、情绪、冲动、意图。这些症状扰乱了他们正常的思想过程和情绪活动,或者使他们不情愿地做某些动作。也就是说,这些病状是强行侵入病人的精神活动中,强迫病人接受的,为此被称为“强迫症”。病人虽然明知它们是一种不正常的病态表现,并极力抵制,但终归难以驱除或摆脱。

患有强迫症的病人,有的脑海中反复不断地出现某一件往事、某一句话、某一段歌曲(强迫回忆);有的对缺乏实际意义的问题或日常琐事无休无止地思索(强迫性穷思竭虑);有的对业已完成的事情总也放心不下,疑虑不安(强迫怀疑);有的在想到、看到、听到一个词时,会不由自主地联想到另外一个词或观念,甚至产生与原来相对立的词或观念(强迫联想及强迫性对立观念);有的表现出对某些事物不合情理的担心、厌恶等情绪反应,明知不必要如此,却无法克服(强迫情绪);有的反复体验内心里违背自己意愿的冲动,如走到高处则产生往下跳的冲动(强迫意向)。

为了减轻强迫观念和情绪引起的焦虑,病人会做出某些强迫行为,比如反复不断地洗手,不可克制地检查、计数。有的病人做任何事情都要求对称,要遵循固定不变的仪式顺序,比如,出门时一定要左脚先迈出家门,回家后脱下的鞋一定要头朝东(强迫性仪式动作)。这些仪式程序对他们来说往往象征着凶吉祸福以及能逢凶化吉等意义。病人明知这样做很可笑,却不做又不行,否则焦虑不安。可是,做了之后虽然紧张焦虑消除了,却浪费了大量宝贵时间。

大部分强迫症病人在发病之前有性格上的缺陷。他们过分拘谨,做事犹豫不决,缺乏果断力及创新精神,往往过分注意细节,力求十全十美。在处理事物时,往往有不安全感、不确实感、不完善感。当处境困难或遇到挫折时,就有可能诱发出强迫症状。

通过上面的介绍各位患者如果想摆脱强迫症的困扰,还要根据自己的心理状况进行自我开导,因为只有从根本上解决了自身的心理问题才能够健康的生活,摆脱一些精神疾病的困扰。另外强迫症患者的家人,如果发现您的家人的强迫症越来越严重的话,要强迫他去医院就医哦。随着生活水平的进步,我们在生活中时时刻刻都要保持联系,这个时候很明显我们就离不开手机了,手机是人与人沟通的桥梁,但是在很多时候我们确发现身边有很多手机控,无时无刻手里都拿着手机在看,这个时候大家就要提高警惕了,因为这个人很可能是患上了手机强迫症。

轻微的“手机强迫症”患者建议晚上睡觉时关机,手机的用途尽量控制在基本使用功能以内,不要过分用手机玩游戏、看小说,学会转移对手机的注意力。

“我每天一坐在公交车上,只要听见有异样的声音,总要习惯性掏出手机,查看是否错过信息或来电,其实很多时候根本没有任何信息和电话。我这是怎么了?”李小姐拨这样描述自己的困惑。

记者从多所医院心理门诊获悉,近年来,类似李小姐这样的深受手机困扰的患者有增长之势。其偶尔出现并不影响人们的健康和生活,但一再频繁出现就要小心“手机强迫症”了。

案例:出门很久执意回家取手机

周军(化名)是一名从事档案保管工作的普通职员,由于工作性质,周军每天与手机寸步不离,工作时也需要格外小心谨慎,严防因工作疏忽而泄露了资料。工作时间一长,周军逐渐养成这样的习惯:每每有电话打来,他就担心有事情发生,导致一时半会都不能离开手机,生怕自己错过了任何信息。一次,他匆忙出差时将手机忘记在家中,在惴惴不安地走了大半路程之后,他还是执意返回家中拿到手机。前往医院就诊时,周军称,他的这一症状已经严重影响了自己的正常生活,手机带给他无形的强迫压力。

现象:压力过大导致病症发生

据相关心理专家解释,无论是李小姐出现的“手机幻听”,还是周先生出现的“手机强迫症”症状,其实都是由手机引发的一种心理疾病。“这种病症的出现是由于现在的工作压力逐渐增大,人们对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对手机过分依赖。其本质是人们对身边不稳定因素的一种焦虑情绪,实际上是对生活环境,工作压力的不正确认识。”专家解释称。

据介绍,从目前问诊情况来看,一般来说,该类患者会表现得烦躁不安,做事总是匆匆忙忙,还伴有心慌、心悸、脸红、出汗的现象。从事营销、商务、信息等高强度职业的白领们更容易患上这种心理疾病,若不及时处理会对健康造成不利。

通过上面的介绍,相信大家在生活中可以根据自己的行为来判断是否有强强迫症,在出现强迫症时也不要太过于担心,只要及时的进行治疗,做好心理方面的调节,就能够早日康复,尤其是手机在我们生活中已经是一个不可或缺的东西,要注意手机恐惧症的出现。

(责任编辑:jbwq)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