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要早做预防

2016-03-28 寻医问药 A +

糖尿病肾病要早做预防!由于糖尿病肾病具有发病隐匿,随时间推移逐步加重的特点,因而在糖尿病肾病患病初始阶段往往被人们忽略。到发现时,肾脏的病变已经达到不可逆转的程度,失去了有效防治的最佳时机。那么,糖尿病肾病早期要如何预防?

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五期:1期是肾小球高滤过期。2期是静息期,这两个阶段都以肾脏体积增大,滤过增强为特点,但后者已经出现了轻微的肾脏结构变化。3期是早期糖尿病肾病期,此期以微量白蛋白尿为特点(微量白蛋白尿是指24小时的尿蛋白排泄率在30~300mg)。4期是临床糖尿病肾病期,典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可表现为大量蛋白尿、浮肿、高血压等。5期是肾功能衰竭期,各系统症状相继出现,

如贫血、肾性骨营养不良、酸中毒等,病情一步步加重。

糖尿病肾病的有效防治主要集中在前三个阶段,我们体会应当重点看三个方面:一是肾小球滤过率是否增高,主要查肌酐清除率。二是尿中一些特殊蛋白的量是否增多,如尿微量白蛋白、α1-微球蛋白、β2-微球蛋白等。三是尿渗透压是否降低,主要查禁水12小时情况下的尿渗透压。另外参考眼底检查的结果。需要强调的一点是,因为现在多数糖尿病患者的“三多一少”症状不典型,所以在医院作出诊断之前,糖尿病已经存在,也就是说高血糖等对肾脏的损害已经存在,所以以上的检查项目应在糖尿病诊断之始即进行,并半年或一年复查。

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也应当从预防入手:一是严格控制血糖。患者除了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合理饮食、锻炼,正确使用降糖药物外,还应当努力消除一些严重干扰降糖的因素,如便秘、失眠、焦虑、抑郁、各种急慢性感染、过劳、疼痛、月经不调等,同时配合中药治疗。

二是活血化瘀通络。中医对该病的病机认识是络脉有瘀阻,针对这一点,中医的治疗原则就是活血化瘀通络,用药如水蛭粉,脑血康口服液,大黄虫丸,复方丹参滴丸等。早期使用活血通络的中药可以明显减缓肾脏和视网膜的微血管病变的发展。

三是防治动脉硬化。大量的临床经验表明,通过单纯降糖来控制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的作用相当有限,只有对动脉硬化相关因素进行积极治疗,才有可能有效地防治糖尿病肾病,具体的治疗措施就是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降压药,降脂药,降低血黏度,防止血栓形成。

/*重点阅读*/#Preadblock{height:230px;position:relative;}#Pread{padding:10px0px6px10px;width:546px;color:#404040;border:#ED4A86solid1px;text-align:left;position:absolute;}#Preadtd{line-height:24px;}#Pread.una{border-left:1pxsolid#ccc;border-right:1pxsolid#ccc}#Pread.unaa{text-decoration:underline}#Pread.unaa:hover{text-decoration:none}#Preada{color:#000;text-decoration:none}#Preadimg{margin-bottom:5px}#Pread.nw{border:#06csolid1px;background:#e8eff7;color:#000}#Pread.nwtd{background-position:bottom;background-repeat:repeat-x;}#Pread.nwspan{margin:020px010px}#Pread.nwa{color:#000}.zdyd_r{color:#ED4A86;font-weight:300;background-color:#fff;font-size:12px;padding:05px;position:absolute;top:-12px;margin-left:10px;}.jdht_r{color:#ED4A86;font-weight:300;background-color:#fff;font-size:12px;padding:05px;position:absolute;top:-12px;margin-left:280px;}

你爱爱时开灯吗?夫妻私密催情食物肾虚引发“亚偷情”“亚偷情”这个游离状态的非典型男女关系“发乎情,止乎性,外乎婚”[详细]·24小时热门话题·出现这些症状要“肾”重·当爱情遭遇尿毒症…·性生活后如何防治肾病·过度性生活犹如吸毒·十个男人九个肾亏?·女人,你这里饥渴吗?·婚前纵欲要小心热点话题相关阅读

(责任编辑:jbwq)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