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糖尿病

中医对糖尿病治疗方法

2016-03-24 寻医问药 A +

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中国传统医学积累了防治糖尿病的宝贵经验,总结出了中草药治疗方子。这些方子对改善糖尿病临床症状,降低血糖、血脂,改善微循环及糖尿病慢性病变的防治均有一定作用。下面就来了解一下中医对糖尿病治疗方法。中医对糖尿病的治疗方法:阴经亏虚型糖尿病:咽干口干,食欲旺盛,大便干结,形体大多超重或肥胖,自觉体力或精力较前减退,舌红苔黄或白少津,脉沉弦。早期糖尿病患者多以阴虚为主,常因无典型的“三多”症群而被忽视,不少患者是在健康查体或诊治其他疾病时发现,当详细询问病史时,其实患者早已出现临床症状如口干欲饮,食欲旺盛,大便干结等,中医辨证多为阴津亏虚,治宜滋阴增液。另外,对于部分葡萄糖耐量减低伴有高血压、高血脂的患者,证属阴津亏虚或阴虚肝旺或阴虚阳亢者,亦可参照上述辨证治疗。阴虚热盛型糖尿病:烦渴多饮,多食易饥,尿频量多,大便干结,尿色混黄,舌红少津,苔黄而燥,脉滑数。阴虚热盛是糖尿病常见的证型。1991年全国中医糖尿病协作组1504例糖尿病临床资料统计表明,阴虚热盛型占17.9%。临床观察此型多见于糖尿病的早期阶段,患者大多未出现血管、神经并发症,绝大部分患者均有多饮、多尿、多食等典型的“三多”症群。辨证要点是烦渴多饮,小便频数,大便干结,舌红苔黄少津。基本病机为阴津亏耗,燥热偏盛,故治当滋阴清热为主。阴虚热盛型治疗用药,大多寒凉,不宜长期服用,以免寒凉损伤脾胃,对于脾胃素虚或老年糖尿病患者需用滋阴清热药时,剂量亦不宜过大,否则过服寒凉重剂可引起胃脘不适,腹胀腹泻等胃肠道不良反应。气阴两虚型糖尿病:典型的多饮、多尿、多食症状不明显,口咽干燥,神疲乏力,气短,腰膝酸软,大便干结,或兼心悸自汗,或眩晕耳鸣,或肢体麻痛,或视物模糊,舌体胖或有齿印,舌苔白,脉沉细。气阴两虚是糖尿病中最为常见的证候,全国中医糖尿病研究协作组1504例糖尿病统计,气阴两虚型占27.1%,本组病人大多由阴虚热盛型转变而来,少部分可见于初诊的老年糖尿病人,临床以口干,乏力,气短,舌胖苔白,脉沉细为辨证要点。另外,对于气阴两虚型糖尿病患者也可选用玉液汤、玉泉丸、降糖甲片等治疗。以上简单的介绍了一下中医对糖尿病治疗方法,专家提醒患者,一定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正确用药,科学治疗。

(责任编辑:jbwq)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