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痔疮

痔疮的中药治疗方法有哪些

2016-03-24 寻医问药 A +

对于痔疮这种疾病,相信很多人深有体会,当大便出现便血、肛门疼痛、肿物脱出等症状时,那很不幸,您可能患了痔疮。那么,从中医的角度来说,痔疮该如何治疗呢?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吧。

1.风伤肠络证

证候:大便带血、滴血或喷射状出血,血色鲜红,肛门瘙痒。舌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治法:清热凉血祛风。

方药:凉血地黄汤。

常用药:生地养阴润燥,赤芍、归尾活血凉血;地榆、槐花凉血止血;升麻升提解毒以散瘀热;黄芩、黄连燥湿清热解毒;花粉生津泻火;枳壳行气导滞;荆芥疏风活血止血,共同起到清热凉血止血,润燥疏风之作用,故对痔疮诸疾有较好疗效。

2.湿热下注证

证候:便血鲜红,量较多,肛内肿物脱出,可自行回纳,肛门灼热。舌红、苔薄黄腻,脉弦数。

治法:清热渗湿之血。

方药:脏连丸。

常用药:黄连、黄芩、猪大肠清利大肠实(湿)热;槐角、地榆清肠热而止血;荆芥、防风疏风止血;当归、阿胶养血止血;生地、赤芍清热凉血。诸药合用,清湿热,止便血。

3.气滞血瘀证

证候:肛内肿物脱出,甚至会嵌顿,或肛缘有血栓,形成水肿,触痛明显,或肛门重坠疼痛。舌黯红,苔白或黄,脉弦细数。

治法:清热利湿,祛风活血。

方药:止痛如神汤。

常用药:秦艽祛风利湿止痛为君药;伍以桃仁、当归、槟榔理气活血,化瘀止痛,使滞者行,瘀者化,通则不痛;苍术、黄柏、防风祛肠风,运水湿;大黄清热解毒,逐瘀通络,荡涤肠腑实热;泽泻利水通淋止痛,泽泻配槟榔亦可行气利水消肿,诸药相配,共奏祛风利湿,理气活血,清热之痛之功。

4.脾虚气陷证

证候:肛门下坠感,痔核脱出需用手方能回纳,便血色鲜或淡,面色少华,神疲乏力,少气懒言,纳少便溏。舌淡胖,边有齿痕,太薄白,脉弱。

治法:补气升提。

方药:补中益气汤。

常用药:黄芪,补中益气、升阳固表,配伍人参、炙甘草、白术补气健脾,当归和营养血,陈皮理气和胃,炙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使气虚者补气,气陷者升提,气虚者发热,得此甘温益气而除之,元气内充,清阳得升,诸症自愈。

温馨提示:痔疮侵害着越来越多的人,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无论是年长的还是年少的,都有可能患此病,在尝试各种方法没有效果之后,您不妨试试上述的中药治疗痔疮的方法哦。

(责任编辑:jbwq)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