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癌疾病是令人感到畏惧的一种恶性肿瘤疾病,这样的疾病发生之后很容易会危及生命,所以人们能够了解它的诱发原因,做好对于直肠癌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很关键。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直肠癌疾病的形成原因有什么?
直肠癌是指位于齿状线至乙状结肠、直肠交界处之间的癌。是胃肠道中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仅次于胃和食管癌是大肠癌的最常见部分(占60%左右)绝大多数基因病人在40岁以上30岁以下者约占15%男性较多见男女之比为2-3:1,直肠癌是一种生活方式病。目前,它已在癌症排行榜中跃居第二位了,所以饮食,生活方式,是癌症的祸根。
直肠癌的病因目前仍不十分清楚,其发病与社会环境、饮食习惯、遗传因素等有关。直肠息肉也是直肠癌的高危因素。目前基本公认的是动物脂肪和蛋白质摄入过高,食物纤维摄入不足是直肠癌发生的高危因素。
1、直肠腺瘤癌变:一些腺瘤性息肉可发生癌变,其中以绒毛状腺瘤癌变率最高。此外,一般将有遗传性的家族性多发性腺瘤视为癌前病变。资料显示其一般会在30岁以后发病,但也有在20岁以前发生癌变者。
2、饮食:流行病学研究显示结直肠癌的发生与饮食结构有明显的联系。以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素的饮食为主的地区,其结直肠癌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其它地区。目前虽然对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素的饮食促使结直肠癌发生的机理尚未完全明确,一般认为可能与下例因素有关:
(1)低纤维素饮食可使粪便通过肠道的速度减慢,使上述致癌物质与肠结膜的接触时间增加,进而使其致癌的机会大大增加。
(2)高脂肪、高蛋白食物能使粪便中甲基胆蒽物质增多,引起胆酸分泌增加,被肠道内厌氧菌分解为不饱和的多不烃,此两类物质均为致癌物质。
3、遗传:最近有学者对肿瘤抑制基因与直肠癌发生关系进行研究发现:直肠癌的易感性与发病机制均与遗传因素有关。另外,国内外也有不少有关直肠癌家族聚集倾向的报道提示遗传因素在直肠癌的发生中有重要作用。
4、直肠慢性炎症:主要是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克隆病等导致肠粘膜破坏,在溃疡修复增生,肉芽组织形成过程中可发生癌变。此外,血吸虫病虫卵在直肠粘膜沉积,慢性炎症刺激等也可导致直肠粘膜发生癌变。而且资料显示,直肠慢性炎症的病程愈长,其发生直肠癌的几率越高。病程在20年以上的溃疡性结肠炎,其结直肠癌的发生率约为20-40%。
上面这4点内容为大家总结了直肠癌疾病的发病原因,出现直肠癌疾病我们需要做好积极正确的治疗,另外在生活当中也希望人们能够养成良好生活饮食习惯,做好对于直肠癌疾病的预防,争取有效远离疾病远离危害才好。
(责任编辑:jbw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