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便血

许多便血患者的止血方式存在很大的隐患

2016-03-24 寻医问药 A +

当前,便血患者的人数不断增加,引起大便出血的原因很多,最常见的就是痔疮引起的便血,但是最严重的还有不容忽视的直肠癌便血。因此,人们必须对便血充分地重视。但是,不论什么原因引起的便血,止血是治疗的第一步,也是很关键的一步。然而,据调查,许多患者的止血方式存在很大的隐患。

1、止血治疗禁忌:

治疗便血首先考虑到止血,但止血并不是盲目地一概使用全身止血药,临床上要根据出血原因、部位、出血量及速度,采取不同的止血措施。

如局部药物止血,局部手术止血及全身药物止血等。肛门局部轻度出血,则以局部止血为主;大出血时,则应立即采取全身止血,并配合局部手术止血措施。

2、痔出血治疗禁忌:

如肛裂、内痔、直肠息肉等间断性便血,发病缓慢,量较少,则局部应用凉血止血药效果较好。

当出血量较大、而患者又不愿手术治疗时,可配合全身应用止血药。

3、感染性肠病治疗禁忌:

慢性感染性肠病导致的粘液血便、脓血便,就要针对肠病综合治疗,不能简单止血了事,否则只治标不治本,炎症不消除,症状不会缓解。

4、术后损伤治疗禁忌:

肛门直肠术后原发或继发性出血,量较多,或出现大出血,病情急迫,则应立即采取局部止血措施,找到出血点,予以结扎或压迫止血,同时配合全身应用止血药,局部与全身治疗同步进行。

5、血液病治疗禁忌:

血液病导致的便血,采用全身止血,药量要大,并配合局部止血处理。

以上介绍的主要是“便血的止血禁忌”,然而,如何检查出便血的真正原因呢?

专家强调:大便出血的止血应该注意几种禁忌环节,一旦错误治疗,后果将会很严重,不但不能治疗彻底还会引发多种肛肠疾病。

(责任编辑:jbwq)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