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症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一种心理疾病了,多数的中青年人都有多多少少不同程度的强迫行为和思维,但很多人并不以为然,觉得治疗效果不明显,就放弃治疗了,这是万万不可出现的行为。
长期的强迫症患者,会在人的脑部神经系统中某段神经回路神经元的轴突上产生棘突。这种棘突的出现就如长期吸食毒品会成隐一样,很难治疗。
随着社会竟争加剧以及父母早期对孩子严格的管教,近年来强迫症患者在中青年中表现的越来越多。世界卫生组织近期所做的全球疾病调查中发现,强迫已成为15—44岁中青年人群中造成疾病负担最重的20种疾病之一。
强迫症属于焦虑障碍的一种,是一组以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疾病。强迫症常常表现出,总是重复思考同一个问题,总是重复同一个动作。比如有人反复不停的洗手,总觉得手洗不干净;再如,有人总担心车门没有关好,反反复的开关车门;卓别林电影《摩登时代》中,一名工人拿着扳手,见着锣丝帽就想拧。这些都是强迫症的表现。
强迫症患者,除了遗传因素之外,更多的是受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一般人都或多或少有一点强迫症的特征,比如说不能看见衣有皱折,不能看见有人吃饭掉饭渣,这并不影响我们的生活。但重度的强迫症会严重的影响一个人的工作,甚至让这个人无法生活。另外,科学研究发现,长期的强迫症患者,会在人的脑部神经系统中某段神经回路神经元的轴突上产生棘突。这种棘突的出现就如长期吸食毒品会成隐一样,很难治疗。
另外,在研究谷氨酸神经递质时发现,在敲除了Sapap3这个基因的实验小鼠身上,居然发现了类似人类强迫症行为:小鼠反复抓自己的脸,而一旦让这种蛋白质重新回到纹状体中,小鼠马上就停止了抓脸,焦虑症状也随之咸轻。
这些研究说明,强迫症既有社会心理方面的因素,也有生理方面的原因。也就是说在治疗强迫症时,既要有心理的疏导,也应有药物方面的辅助。用药的目的是修正因长期强迫症形成的器质性改变,比如神经系统中某段神经回路神经元的轴突上棘突的出现。
强迫症虽然是一种不严重的心理疾病,完全治愈的可能性也很低,但是患者还是不能够放弃治疗,因为一旦不加以控制,病情就会加重,这样就会给患者带来更大的危害。
(责任编辑:jbw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