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黄疸

治疗黄疸常先采用介入方法

2016-03-16 寻医问药 A +

出现黄疸病症家长就想选择最正确的方法进行治疗,但是治疗病症最关键的是对症治疗,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远离病症困扰,及时的摆脱黄疸的困扰,下面从三个方面对黄疸的治疗进行了分析,希望对患者有很好的帮助!

恶性肿瘤压迫导致梗阻性黄疸的介入治疗一般分三步走:

一、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

1、外引流先行经皮经肝穿刺胆管,在导丝的引导下,将有多个侧孔(侧孔的数量的多少、位置根据穿刺点和梗阻部位决定)的引流管置入扩张的胆管内,导管头端放在梗阻的上方,即可将胆汁引流至体外,降低胆道系统内压力,缓解黄疸。

2、内引流在外引流的基础上,或穿刺后在导丝的引导下,直接将引流导管头端要通过狭窄梗阻区,置于梗阻远端的胆管内或十二指肠内,胆汁即经引流导管之侧孔流入梗阻下端胆管,进入十二指肠内。同样侧孔的数量的多少、位置须根据狭窄部位决定。关闭留于体外的引流管即可达到内引流的目的。内引流避免丧失胆汁的弊病。

二、经皮经肝胆管内支架引流术

经PTCD引流1-2周后,患者黄疸导致的症状与体征已基本消退,化验指标基本恢复正常,此时可经PTCD引流管置入胆管内支架于狭窄的胆管内,从而恢复自然的胆管系统。待也就是黄疸明确减轻后再更换为胆管内支架。

三、经动脉插管化疗或化疗加栓塞术

经位置浅表的动脉如股动脉、锁骨上动脉等穿刺,插入导管至肝总动脉或肠系膜上动脉造影,显示肿瘤的主要供血动脉及肿瘤部位、数目后行灌注化疗,如有较明确的肿瘤供血动脉则在灌注化疗后用超选择导管超选入肿瘤供血支后行栓塞治疗。从而使肿瘤缩小,胆管狭窄的程度减轻,减少再狭窄的发生。

通过临床与放射科结合的综合影像诊断和综合介入治疗,将恶性肿瘤压迫导致梗阻性黄疸使尤其是不能手术的患者,明显改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以上三种黄疸的治疗方法,希望对患儿有帮助,家长们对待黄疸一定不要着急,选择正规的方法和医院进行治疗是治愈的关键,祝愿宝宝早日康复,家庭更幸福!

(责任编辑:jbwq)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