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宝宝是否患上母乳性黄疸,那么什么是母乳性黄疸呢,下面让我们及时的了解,让宝宝更早的远离黄疸疾病的困扰,让家长们不在担心不已!系我通过我们下面的介绍,对黄疸宝宝有很好的帮助!祝愿宝宝早日康复!
宝宝出生时皮肤颜色红润,但喂母乳后不久,如果出现皮肤及黏膜黄疸,这就是母乳性黄疸。母乳性黄疸的发生率可达1%~2%,甚至更高。为何有些婴儿用母乳喂养后会出现黄疸呢?科学家观察到其中的主要原因可能是与新生儿小肠对胆红素回吸收增多有关。
据专家认为,母乳性黄疸是由于母亲的乳汁中含有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特别高,使胆红素在乳儿的小肠中被重吸收,于是婴儿便出现了黄疸并持续不退。
母乳性黄疸一般可分为早发型及迟发型两种类型。早发型与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出现时间及达到高峰值的时间相似,即在出生后2~3天出现,并于第4~6天最明显,然后在两周内消退。然而,从临床实践来看,母乳性黄疸的最高值要超过生理性黄疸。迟发型者出现时间较晚,常紧接生理性黄疸之后发生,亦可在生理性黄疸减轻后加重,即常在出生后7~14天出现。无论是早发型或是迟发型母乳性黄疸,一旦停喂母乳或改喂牛乳3~5天后,黄疸就减退;若再开始给予母乳喂养,黄疸亦可重新出现。母乳性黄疸比一般生理性黄疸的持续时间长,可达1~2个月,但化验可与肝炎相鉴别。
停喂母乳后黄疸会立即消退,但母乳为婴儿最理想的营养品,为使患儿得到必需的营养,采取多次少量母乳喂养的方法,并经常监测血清胆红素浓度,一旦增高明显,则立即暂停母乳喂养。暂停期间,宜用吸奶器将母乳吸出,以保持乳汁充分分泌,待新生儿黄疸减轻或消退后,再继续母乳喂养。此后,即使有轻度黄疸,也不必再停母乳。一般来说,随着月龄增高,黄疸可逐渐消退,对婴儿并无多大影响,对此患儿家长可尽管放心。
相信通过上面我们的介绍,让家长们了解了母乳性黄疸的症状,及时了解病症及时治疗,祝宝宝早日康复!
(责任编辑:jbw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