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乙肝

乙肝患者饮酒,等于给肝脏“下毒”

2016-03-11 寻医问药 A +

马上要过春节了,亲朋好友聚在一起,难免要喝上几盅,甚至一瓶两瓶,但是,这里要告诫乙肝患者一句:乙肝患者饮酒,等于给肝脏“下毒”。这是为什么呢?

酒的化学成分是乙醇,一般含有微量的杂醇和酯类物质,食用白酒的浓度一般在60度(即60%)以下(少数有60度以上)。酒精通过肝脏的解毒和转化,直接损害肝细胞,导致肝炎发生,而在多数情况下,人们并不知道自己患上了酒精性肝病,等到出现症状如肝区疼痛、全身无力、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症状,到医院检查肝功能异常时,已是很严重了。

酒精不仅能使健康人喝成肝硬化或肝癌,还会加速乙肝等病毒性肝炎转化为肝硬化的进程。乙肝病毒携带者不宜饮酒,主要因为酒精的90%要在肝脏内代谢,酒精可以使肝细胞的正常酶系统受到干扰破坏,所以直接损害肝细胞,使肝细胞坏死。患有急性或慢性活动期肝炎的病人,即使少量饮酒,也会使病情反复或发生变化。

长期大量饮酒,几乎无可避免地会导致肝硬化,有病的肝脏不再对来自消化道的营养加以处理,也无法再处理摄入人体的药物,肝硬化的症状很多,而且是扩散性的,这些症状包括水肿(液体滞瘤,腹胀),胃疸(皮肤及眼白发黄)。

最后呼吁长期奋战在酒场的乙肝患者,不要再给“不堪一击”的肝脏“下毒”了,该收手时就收手。

(责任编辑:jbwq)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