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热的夏季,寒冷的冬季,季节变化,温度变化,对于有车一族来说,“空调”是必不可少的车上工具。但是,现在就有这样一个疑问了,空调在一个密闭的空间里,上车后直接打开对我们的身体是否会造成某些危害。不要以为这是一个空穴来风的问题,曾经就有这样一段流言:
“汽车的仪表盘、沙发、空气过滤器会释放苯,这是一种致癌毒素。暴露其中会导致白血病,大大增加患癌的风险。除了致癌之外,苯还会侵蚀我们的骨骼,造成贫血和降低白血球数量,长期也可能导致流产。车内的人将不可避免地吸入过量的毒素。在进入车内之前,建议先打开门窗让空气对流。苯是会影响肾脏和肝脏的毒素,而且很难从身体中排出。”
很快,就被专家破解了。“这条流言本身就被误读得很厉害。许多读者看完这则流言后的印象是:它警告司机不要使用汽车空调,因为空调系统本身就会散发出苯。实际上,文章想表达的是:不要一上车就立刻开空调,而应该先摇下车窗、让积累的“苯气味”(按流言的说法是由仪表盘、内饰等组件散发的)从车中散出去,然后再关上车窗打开空调。”
1、苯确实是一种致癌物质
美国癌症协会指出,有证据表明苯与白血病风险增高有关联:“相当多的人类研究证据表明,苯与癌症之间存在关联。最初有报道称,对于暴露在高水平苯环境下的工人(化工、制鞋、炼油等行业),白血病、尤其是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风险有所增加。近期更多的研究则针对暴露在相对较低水平下的工人。”动物研究也取得了相符的结果。有充分的动物实验证据证明了苯的致癌性。一些重要的动物实验结果支持早先的发现:吸入和摄入的苯可导致人类白血病风险增加。综述此类研究的详情,苯与癌症的关联性得到肯定。
2、汽车中真的可以产生达到潜在致癌级别的苯吗?
这一点并没有科学证据。2001年韩国的一项研究调查了城市区域内、车辆通勤时间较长的人群(包括坐小轿车和坐巴士),虽然确实发现车辆使用会增加苯的暴露,但他们的发现与上述流言中的描述有明显的区别:2007年德国有一项研究是关于“停泊车辆内部空气的毒性”[3]。研究人员设置了相同品牌的一辆新车和一辆使用三年的旧车,置于14000瓦灯光之下,使温度上升到150华氏度(65.6℃),收集了车内气体。之后他们将来自人类和仓鼠的实验室培养细胞暴露在这些气体的提取物中。这是毒性测试的正常手段。研究表明,来自新车的气体并没有表现出毒性,只是引起了一些微小的免疫反应,理论上这些反应在一些人体内可能导致过敏。旧车则无此现象。研究结论称:“停泊车辆的内部空气没有发现明显的健康危害”。
3、热天发车先开窗是对的,但与苯无关
流言中有一个观点是可取的:在热天,当你回到门窗关闭的车辆中时,应该先打开车窗晾一会儿再开空调。但原因和苯无关,而是因为停在太阳下、门窗紧闭的车辆会产生一种温室效应,使得车内温度比车外高出很多。开一会儿车窗可以通过气体交换来加快温度下降,这比单靠空调降温要有效。
流言只是流言,面对问题时,真相早晚会打破虚假舆论。汽车空调能导致白血病吗?相信通过以上的介绍,大家都对此有所了解,也希望我们今后面对问题时候不要被虚假遮蔽了双眼。
(责任编辑:jbw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