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怎么评价?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血液疾病,这种疾病的发生还是比较多见的,因为这种疾病在开始的时候是能够积极的治疗的,但是很多人对于这种疾病的病症都是不了了之的态度的,尤其是面对这种疾病的时候要知道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怎么评价?关于这种疾病,很多的患者对于这种疾病的治疗都是很单行的事情的。因为我国在20世纪60年代制定疗效标准时曾把输血次数减少、输血间期延长作为疗效指标。这确实说明治疗产生了效果,但在执行中不易掌握,因为输血次数的多少除与病情有关外,也有一些人为因素。因此目前国内采用1987年制订的疗效标准。基本治愈贫血和出血症状消失,血红蛋白达到120g/L(男)或110g/L(女),白细胞达到4×109/L,血小板达100x109/L,随访1年以上未复发。缓解贫血和出血症状消失,血红蛋白达到120g/L(男)或100g/L(女),白细胞达到3.5×109/L左右,血小板也有一定程度恢复,随访3个月病情稳定或继续好转。明显进步贫血和出血症状明显好转,不输血,血红蛋白较治疗前1个月内平均值增长30g/L以上,并维持3个月不降。判定以上3项疗效标准者,均应3个月内不输血。无效经过充分治疗后,症状、血象未达明显进步。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怎么评价?关于再生障碍性贫血这种疾病我们使能够及时的治疗的,尤其是在疾病开始的时候,我们不仅仅是要对于这种疾病的就诊的,最重要的就是在生活中我们还是要对于再生障碍性贫血这种疾病了解病因的。
(责任编辑:jbw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