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肝癌在我国被频繁的发现,这一现象严重的危害了人类的健康。为改善这一现状,在有效的预防肝癌的同时,进行肝癌普查是那么的必要。要怎么进行肝癌普查呢?我国毕竟是一个人口大国,这一普查有着相当大的难度,在一定程度上也给肝癌治疗加大了难处。所以,对高危人群的普查是解决这个难题的一大良策。
如何对肝癌进行普查?自然人群中筛检肝癌检出率约为1/7-000,这种筛检耗费过多,而甲胎蛋白检查阴性的肝癌患者又必将漏检。因此,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逐步转向肝癌高危对象中应用甲胎蛋白与实时超声联合检测、筛检肝癌,基本解决了耗费与效益的矛盾,以及甲胎蛋白检查阴性病例被漏检的问题。所以,从“耗费与效益”来考虑,肝癌普查只能从其高危人群中进行。
那么,怎么确定肝癌的高危人群呢?这就应根据当地具体情况来决定:①根据当地引起肝癌的重要病因,如当前发达国家肝癌的主要病因是丙型肝炎与长期酗酒,因此有必要把接受输血和酗酒史列为高危对象;②肝癌高发地区,发病年龄较轻,男女发病率差距大,因此考虑高危人群应以年轻男性为主;③有些地区应列人肝癌家族史成员,如我国肝癌高发的江苏启东地区,肝癌患者有家族史者占41.59%.
肝癌的高危对象有哪些?国内研究表明,25-60岁的男性、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物阳性或有慢性肝炎史及肝癌高发家族史者,为肝癌的高危对象。在高危对象中肝癌的检出率约为1/200,与自然人群中筛检相比,效率提高了35倍,而甲胎蛋白与实时超声的联合应用,也使肝癌的漏检率降低到5%以下。日本学者对肝癌高危人群的认识与我国略有不同,他们将慢性肝病患者、HBsAg阳性、嗜酒和有献血史人群定为肝癌高危人群。
正是因为肝癌普查的困难性较大,所以对于肝癌高危人群的普查才变得必要而急切。对肝癌高危人群的普查,也能基本上解决肝癌的及早发现问题,又能节约耗费,这可以说是一举两得的良方。
(责任编辑:jbw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