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正文

血小板减少是种什么病

2016-03-10 凤凰中医 A +



血小板减少是种什么病血小板减少的治疗。血小板减少是一种比较普遍的血液系统疾病,根据<<血液临床>>书中介绍的:人体血小板低于14-30万/ul,医学上就称之为血小板减少。它在人体起到止血、凝血的作用,得了这种病,患者会有出血点、瘀斑表现。其中,内脏出血、中枢神经系统出血会引发患者死亡。因此了解血小板减少病种本身,才能科学、规范的治疗。

得了血小板减少身体会有什么症状表现?

1、急性型,常见于儿童,占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病历的90%,男女发病率相近。起病前1~3周84%病人有呼吸道或其他病毒感染史,因此秋冬季发病最多,起病急促,可有发热,畏寒,皮肤粘膜紫癜。如患者头痛,呕吐,要警惕颅内出血的可能。病程多为自限性,80%以上可自行缓解,平均病程4~6周。少数可迁延或数年以上转为慢性。急性型占成人ITP不到10%。

2、慢性型,常见于青年女性,女性为男性的3~4倍。起病隐匿,症状较轻,出血常反复发作,每次出血持续数天到数月。出血程度与血小板计数有关,血小板>50×10^9/L,常为损伤后出血;血小板在(10~50)×10^9/L之间可有不同程度自发性出血,血小板小于10×10^9/L常有严重出血,病人除出血症状外全身情况良好。

得了血小板减少不治疗患者会怎么样?

血小板减少是常见的出血性疾病,血小板值低,止血功能差,血小板减少的危害包括:

一、可引起粘膜出血(鼻粘膜出血、口腔粘膜出血、胃肠道粘膜出血、泌尿生殖道出血、阴道出血等);

二、手术后大出血;

三、多发性瘀斑、紫癜最常出现于腿部;

四、引起胃肠道大量出血和中枢神经内出血可危及生命。

(责任编辑:jbwq)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