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感冒是小儿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据医学观察,一个孩子在一年内往往反复发生感冒数次之多,尤其是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容易感冒。
6个月至3岁小儿感冒高发人群80%~90%的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能引起感冒的病毒有200多种;占10%~20%的感冒是由细菌所引起的。1岁以内的婴儿由于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所以更容易患感冒。6个月至3岁的婴幼儿是流感的高危人群,5岁至18岁的儿童和青少年是流感的高发年龄组,感染率可在50%以上,比成人高1.5~3倍。年长儿童患流感临床症状与成人相近,起病急骤,全身症状明显,表现有持续高热、头痛畏寒、四肢肌肉酸痛、乏力,随后出现咽痛、流涕、流泪、咳嗽等呼吸道卡他症状。婴幼儿流感的临床症状往往不典型,部分患儿突然高热伴全身中毒症状,或伴有呕吐和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可见高热惊厥。小儿感冒是极为普通的小毛病,但是来不得半点马虎,如果治疗不及时,或者治疗不当,常常可以引起许许多多并发症,常见的有鼻窦炎、口腔炎、喉炎、中耳炎及淋巴结炎。也可引起咽后壁脓肿、扁桃体周围脓肿、气管炎及肺炎等等。有时小儿感冒还会通过血液循环播散于全身,引起败血症、脓胸、脑膜炎等严重疾病危及生命。此外,还会引起免疫性疾病,如心肌炎、风湿热、急性肾炎等疾病。中西医预防小儿感冒的措施1、一般预防要增强儿童体质锻炼,增加营养,注意卫生,居室内要保持良好的通风,避免带儿童去拥挤的公共场所。要注意及时治疗、隔离患儿。一般要隔离至退热,平均约一周左右。尤其是在发病前3天内传染性最强,要注意消毒措施。2、药物预防目前西医有两种有效的药物即M2膜蛋白通道阻滞剂和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疗效较好,其中上市的有奥司他韦和扎那米韦,强调在起病后36~48小时内早期服用。服用药物对与感冒密切接触者有预防发病的效果。(责任编辑:jbw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