疝气,又名小肠气,是指睾丸、阴囊肿胀疼痛或牵引小腹疼痛的一类疾病。多因先天不足、禀赋虚弱,或因久咳、久哭而使小肠下降到阴囊内所致。
疝气可能在出生后数天、数月或数年后发生。通常在小孩哭闹、运动、解便后,在腹股沟处会有一鼓起块状物,有时会延伸至阴囊或阴唇;有可能在卧床休息或睡觉后自行消失。严重者会腹痛、恶心、呕吐、厌食或哭闹不安。疝气给生活工作带来诸多不便,如在治疗的同时配合一些简易的食疗方法多有很好辅助治疗效用,现介绍几则民间小验方。茄子有收敛止血、健脾止带等多种效用。民间有用茄子50g,水煎取汁服,饭前温服,一日2次。对轻度疝气有收敛固提之效,并可改善疝气带来的不适感。也可根据自己的口味将茄子凉拌、煎炒、油炸食之,对疝气皆有作用。刀豆《本草纲目》认为刀豆“温中下气,利肠胃、止呃逆、益肾补气”。可用其煮粥服,刀豆50g,大米50g,一日2次。也可研末,开水冲服,每次5g。柚子核柚子核有理气宽中,燥湿化痰之效。柚子核30g,水煎服,一日2次,连服一月。也可取柚子皮10g,煎汤服,一日2次。两种方法都对疝气疼痛有一定效果。荔子核《本草衍义》曰:荔子核“治心痛及小肠气”。《本草纲目》认为可“行散滞气,治癫疝气痛,妇人血气痛”。荔子核30g、小茴香10g,水煎服,一日2次。有行气散结、止痛之效。无花果无花果有理气健脾之效。取无花果5个,小茴香10g,水煎服,一日2次。丝瓜老丝瓜250g(焙干),陈皮10g,共研细末,用白酒冲服,每次3g,每日2次,连服一个月。(责任编辑:jbw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