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孤独症

小儿孤独症改善甚慢需耐心

2016-03-10 网络 A +

小儿孤独症起病于婴幼儿期,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言语发育障碍、人际交往障碍、兴趣狭窄和行为方式刻板,以男性多见。孤独症虽尚无特效治疗,但综合治疗对多数患者都有所帮助,其中少数尚可获得明显好转。

小儿孤独症应该如何治疗?

要注意几个方面治疗因素,且要关心患儿父母的情绪,指导家长正确对待及教育患儿也是十分重要的事。这种小孩症状改善甚慢,治疗者也必须有充分的耐心。以下是要注意的几种治疗方法。

1、教育和训练

教育和训练是最主要的治疗方法。目标是促进患者语言发育,提高社会交往能力,掌握基本生活技能和学习技能。特殊教育训练的范围包括对患儿专注力、认知能力、闲暇自处能力、社交能力、生活适应能力、情绪控制、言语沟通、感知功能、生理需要以及行为问题等方面的训练。

由于一般儿童的学习方法是先理解分析,然后指导操作运用,才会有概念记忆,但孤独症儿童的学习程序恰巧相反,他们需要先强记概念,然后操作运用,才能理解分析,所以对于社交语言运用的训练,必须先行教导独立的语言,然后才在适当的社交环境下进行运用语言的训练。

2.心理治疗

(1)行为治疗:主要目的是强化已经形成的良好行为,对干扰接受教育训练、影响社会交往和危害自身的异常行为,如刻板行为、攻击性行为、自伤或自残行为等予以矫正。

(2)认知治疗:目的是帮助患者认识自己与同龄人的差异和自身存在的问题,激发自身的潜力,发展有效的社会技能。适用于智力损害不重的患者。

(3)家庭治疗:可以使患者的父母了解患者存在的问题,与治疗人员相互支持和协作。

3.药物治疗

主要用于改善患者的一些情绪和行为症状,有利于维护患者自身或他人安全、顺利实施教育训练及心理治疗。常用药物如下。

(1)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剂(哌甲酯,即利他林):用以短期改善学习和测验效果的剂量为0.3mg/(kg·d),用以长期行为改变的剂量为0.7mg/(kg·d)。一般公认兴奋剂可改善坐立不安、冲动行为和注意力涣散,但对学习成就和人际关系障碍无效。也有人认为兴奋剂可使症状加重,不主张应用。对有抽搐倾向的患儿,尤其有脑器质性改变者应慎用,以免诱发癫痫和抽动。

(2)抗精神病药物:应小剂量、短期使用,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药物副作用,特别是锥体外系副作用。

(责任编辑:jbwq)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