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癣其实是中医或民间的一种通俗而习惯的叫法,也就是西医所称为的“湿疹”。它是婴儿最常见的皮肤病之一,大多宝宝在2-3个月时发病,并且以吃牛奶的胖宝宝多见。虽然皮疹会反复发作,但愈后并不留痕迹。
婴儿患奶癣的原因比较复杂,通常认为与特异性体质有密切关系,因为患奶癣的宝宝常常有家庭过敏性的倾向。在他们的家庭成员中,常常有患哮喘、过敏性鼻炎、荨麻疹、湿疹等过敏性疾病的病史。宝宝患病大多是消化道对牛奶、蛋、鱼等蛋白质过敏而引起皮疹,但也可因为吸入花粉、灰尘、丝、毛纤维或接触涂料、油漆、玩具、肥皂、湿热而引起,并加重病情。一般来讲,患奶癣的宝宝比较容易反复发生呼吸道感染或反复发生腹泻,待日后稍大时,哮喘的发生率也很高,因此必须引起妈咪的重视。婴儿得了奶癣并不可怕,只要积极采取措施症状都能好转或消失。治疗婴儿奶癣可采用——冷湿敷疗法常用1:10000高锰酸钾溶液湿敷(注意一定要使高锰酸钾完全溶解,未溶解的高锰酸钾会烧伤宝宝的皮肤),既使创面清洁,又起到杀菌收敛及氧化作用。4~6层细纱布,以不滴水为适度,将湿纱布敷于创面,根据湿疹渗出物的多少来决定更换的时间和次数,当纱布吸收的渗出物已达半饱和程度,将纱布更换。每日二至三次。渗出物多时,湿敷时更应勤更换敷料,避免吸满渗出物的敷料久停留于创面上,刺激周围的正常皮肤,致使创面扩大。对大面积的湿疹,应对药物的性质、浓度和湿敷面积的大小,给以适当的注意。如创面红肿逐渐消退、渗液减少,创面已干燥,即可停止湿敷,改用糊剂。冷湿敷时请注意:湿敷面积不能超过全身面积的1/3,以免过度的体表蒸发造成脱水。湿敷的液体不宜过冷,否则易引起代偿性的血管扩张而致感冒。室温低时应将药液加温后再湿敷。如有感染者,用后的纱布应洗净消毒(可煮沸消毒)后再用。湿敷液应新鲜配制,防止因溶液变质影响效果。(责任编辑:罗燕平)(责任编辑:jbw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