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确诊为小儿结核病,就要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根据肺结核的类型和现阶段进展及活动情况,并检查肺以外身体其他部位有无活动性结核病的存在,以确定治疗方法。
小儿结核病的鉴别诊断1、润性肺结核与支原体肺炎鉴别支原体肺炎特点:(1)体征轻微,X线检查可见显著病变。X线检查:肺部浸润从肺门延至肺野,或扩散轻或弥漫广,常见于肺中下叶,少数为大叶性阴影。往往一处消散另一处又有新的浸润。(2)病程约2~3周,可不治而愈,常有复发。(3)发病2周后冷凝集试验为阳性(1∶32以上)。2、气管肺炎与肺门淋巴结结核进行鉴别气管肺炎特点:(1)多为起病急,伴有高热、咯痰、咳嗽、喘促。(2)血象特点:病毒性肺炎白细胞总数不高,中性细胞不高,淋巴细胞增高。细菌性肺炎白细胞总数高,中性粒细胞增高。(3)肺部体征:两肺有干湿性罗音。(4)胸透:肺纹理增重且很快肺野出现斑点状阴影,由肺门向外播散。3、非典型分支杆菌病(1)多见于40岁以上男性。家庭接触史少。(2病菌可先侵及泪囊、口腔黏膜、手足骨骼、心肌、颜面神经。染病初期胸部X片上或无变化。(3)病灶中多为类上皮细胞结节,干酪化少。多为玻璃样病变,可找到抗酸杆菌。常有薄壁空洞。(4)结核菌素反应弱阳性。多数抗结核药物疗效差,常原始耐多种抗结核药物。(5)病菌可在有对硝基苯甲酸的PNB培养基和含有氯化羟胺的HA培养基上生长;小儿肺结核治疗措施1、早期治疗早期病变细菌处于生长繁殖状态,代谢活跃,药物最易发挥作用,且早期病变较易修复。2、剂量适宜既能发控最大杀菌或抑菌作用,同时病人又能耐受,毒性反应不大。如剂量不足,则不仅治疗无效,而且容易产生耐药性。3、联合用药这是因为:①菌群中各细菌对药物敏感性不一,有不同比例的自然耐药变异菌存在,联合用药可防止产生耐药。②联合用药可针对各种代谢状态的细菌,细胞内及细胞外的菌群选药,以达到强化疗效作用。联合用药要选有协同作用者联用,如inh联用rfp或pas,rfp联用eb。但下列情况某些药物最好不联用:①副作用相同者;②有交叉耐药者;③有拮抗作用者;④效力均太弱者。4、规律用药用药不能随意间断,否则易产生耐药菌株,至于间歇疗法,在剂量及间隔上有利定要求,用法亦有一定规律,不属随意间断问题。5、坚持全程为消灭持存菌,防止复发化疗要支持全程。近十余年出现了短程化疗,无论短到9个月或6个月,仍要坚持全程。6、分段治疗不论传统的长程疗法或新出现的短程化疗,均要分阶段治疗,即:①强化阶段。选用强有力的药物联合治疗,以迅速消灭敏感菌及生长分裂活跃的细菌,并使可能存在的耐药菌有效地得到传统化疗时强化阶段一般为半年,短程化疗则为2~3个月。这是化疗的关键阶段。②巩固(继续)阶段。目的在于清除持存菌,巩固治疗效果,防止复发。传统化疗一般为半年,甚至4个月。(责任编辑:吴元彬)(责任编辑:jbw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