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麻痹症是由一种肉眼看不到的病毒所引起的疾病。多发生在小儿,以小儿的肢体肌肉弛缓瘫痪、萎缩变细和丧失运动功能为主要特点,常常留下终身残疾,给患儿带来极大的危害。过去认为5岁以下小儿易患此病,且以肢体麻痹瘫痪为主要表现,所以被称为“小儿麻痹症”,又常被简化俗称为“儿麻”。
近几十年来的观察发现,此病的发病年龄在逐渐增大,不仅超过5岁以上的小儿可患病,甚至成人也可患此病。小儿麻痹症又称脊髓灰质炎,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临床以发热、上呼吸道症状、肢体疼痛,少数病例出现肢体弛缓性瘫痪为特征。小儿麻痹症的治疗(一)急性期治疗1.一般治疗卧床休息隔离,至少到起病后40天,避免劳累。肌痛处可局部湿热敷以减轻疼痛。瘫痪肢体应置于功能位置,以防止手、足下垂等畸形。注意营养及体液平衡,可口服大量维生素C及B族。发热高、中毒症状重的早期患者,可考虑肌注丙种球蛋白制剂,每日3~6ml,连续2~3天,重症患者可予强的松口服或氢化可的松静滴,一般用3~5日,继发感染时加用抗菌药物。(责任编辑:jbw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