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对肾动脉狭窄患者可于血管造影同时进行经皮球囊导管血管腔内成形术,对病变较局限者或肌纤维发育不压药。进入80年代以来抗血压药物有了进一步发展,尤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及钙通道阻滞剂的临床应用,增加了治疗高血压的手段。目前儿科常用降压药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利尿剂通过促进排钠:降低血容量而起降压作用,适用于轻中度高血压。在严重高血压病人与其他降低药同用能增强其他药物的降压作用。应用过程中注意水和电解质平衡。(1)双氢克尿塞:每日1~2mg/kg,2次分服。(2)速尿:适用于伴有肾功能不全的高血压患儿。治疗过程中如氮质血症及尿少加重,则应停药。剂量每次1~2mg/kg,每日1~2次。必要时可静脉注射。(3)安体舒通:为醛固酮拮抗剂,有排钠潴钾作用,适用于肾上腺增生、肿瘤或继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剂量为每日1.5~3mg/kg,3次分服。2、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1)酚妥拉明:为α受体阻滞剂,用于嗜铬细胞瘤术前准备阶段,尤其当患儿有高血压危象时可静脉缓慢推注,每次0.1~0.5mg/kg或静点1~4mg/(kg·min),同时密切观察血压。副作用有心动过速。(2)哌唑嗪:为选择性α1受体阻滞剂,通过降低周围血管阻力而降压,无心动过速副作用。长期应用无耐药性,与利尿药及β阻滞剂合用时有协同作用。剂量为每日0.02~0.05mg/kg,分3次服用,常见副作用有眩晕、无力。为了减少反应性晕厥,应减少首次剂量并于睡前服用。(责任编辑:jbwq)